[发明专利]泥鳅规模化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2991.0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4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杰;吕伟清;张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恒盛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A23K1/14;A23K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屠福河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鳅 规模化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泥鳅规模化养殖方法,它属于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泥鳅人工养殖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和浙江一带。江苏连云港地区有较久的泥鳅养殖历史,但大部分为囤养,收购小规格泥鳅暂养在池塘网箱中,等价格高时出售。网上可见大量泥鳅育苗的信息,但是多为水花苗或者野生苗,水花苗容易繁殖但是成活率极低,野生苗在摄食和生长习性方面不及人工苗,不能形成规模化、可控性培育。
公开号CN10269651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泥鳅饲养方法,通过根据不同温度来区分喂食,达到较好的饲养目的,但是其也只是对现有的泥鳅苗进行进一步饲养,为能够实现从配种育苗的流程化养殖,依然没有解决泥鳅苗的孵化率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规模化、可控性培育养殖泥鳅的泥鳅规模化养殖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泥鳅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 选择2龄以上的泥鳅,雌泥鳅要求长20-25厘米,体重80-150克,雄泥鳅要求15-20厘米,体重40-80克;
B、 暂养培育池使用前7-10天铺上肥泥,并用生石灰消毒然后注水,将雌雄泥鳅按1:2的比例暂养于暂养培育池中备用,培育期间投喂动物性饲料并辅助少量植物性饲料,定期换水;
C、 到催产期时,选择性腺发育成熟的亲泥鳅进行人工催产,对泥鳅注射催产剂,然后将注射后的雌雄泥鳅放入同一池中自然受精,第二天捞出;
D、 对孵化池进行消毒,采用溶氧6-7毫克/升,PH7-8的水进行孵化,泥鳅卵放入孵化池中通过流动水流孵化孵化池内水温控制在18-31℃,在孵化过程中发现水霉时,可定期用10-60ppm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
E、 孵化出苗后第三天,开始喂食,连喂3天,鱼体变成淡黄色时,将部分泥鳅取出另池培养,培育池保持每平方米500-1500尾的密度,泥鳅苗孵出10-15天,体长1厘米时放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暂养培育池的放养密度为100尾/平方米,保证泥鳅的活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暂养培育池肥泥厚度为20厘米,适合泥鳅养殖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暂养培育池的换水周期为2-3天,每次换水量为全池的1/4-1/3,这样来保持培育池内的水的新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的催产剂包含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地欧酮及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这样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催产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催产剂注射在泥鳅背鳍前1厘米的肌肉或背鳍后部肌肉处,注射深度为0.2厘米,在这个位置注射效果最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孵化池水温为25℃,保持常温,保证泥鳅生存的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培育池的面积为16-30平方米,水深为30-50厘米,这样大小的培育池便于管理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培育池上侧设置有防止敌害和寒潮雨水侵袭的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喂食,泥鳅苗孵化15天内喂粉末状饲料,20天时喂打碎的动物性饲料及植物精饲料,通过适当的喂料,使泥鳅生长发育更加良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选用优良的亲泥鳅进行人工催产配种,这样保证了产下的泥鳅卵的质量,提高了成活率,并且采用人工催产的方式,降低了产卵的周期,提高了养殖的效率;同时卵孵化时采用流动水流孵化,这样流动水流将卵扬起,避免了在池底沉积,从而避免了底部泥鳅卵缺氧而死,这样提高了泥鳅卵的成活率,另一方面,这样也能增加单位体积的孵化池内可孵化泥鳅的数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孵化效率;最后通过合理的喂食及培育管理,保证了泥鳅的规模化、可控性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的泥鳅规模化养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恒盛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桐乡市恒盛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携式装置及其按键点击范围调整方法
- 下一篇:多量限仪用标准电压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