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笼悬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3727.9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苏怀平;伍绍博;胡安祥;张洪;刘经国;杨红;李诗明;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悬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笼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沉管隧道由多个沉管构成,沉管由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而成。对于大跨度钢筋笼,一般涉及有大型沉管、箱梁等结构,如该种结构采用工厂化预制施工工艺,将涉及到钢筋笼受力体系的转换工序。即将大跨度顶板从钢筋笼胎架受力转换到模板上受力。由于钢筋笼板柔性较大,其悬挂系统需要尽量适应钢筋笼的变形需求。如钢筋笼整体需要位移或标高变化,则需要该悬挂系统具有同步性和操控性。
目前国内由于较少涉及大型构件的工厂化预制,故暂无运用实例。国外沉管预制中,其通常做法是自制一个庞大的吊架,吊架下方设置很多分散吊点,其上采用较少的吊点吊起,利用吊架自身的刚度来控制纵多吊点的同步性,该种方式显得施工较为笨重,操作困难,同步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笼悬挂系统,以提高钢筋笼悬挂的同步性和可操控性。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笼悬挂系统,其包括墩柱、桥吊、同步控制系统和千斤顶,所述墩柱为平行设置的两排,所述桥吊为平行设置的多架,所述多架桥吊横向设于所述两排墩柱之间,每架桥吊上分别设有多台所述千斤顶,每台所述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桥吊和钢筋笼连接,所述千斤顶与所述同步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控制系统为多台,一台所述同步控制系统控制一架所述桥吊上的多台千斤顶。
进一步地,每架所述桥吊上的多台千斤顶呈并行的两排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桥吊的两端分别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于所述墩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为穿心式液压千斤顶。
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桥吊上,其另一端与穿过所述千斤顶的螺纹钢连接;所述螺纹钢的顶部采用螺帽铆接,其底部设有吊环;所述吊环采用钢丝绳与钢筋笼的劲性骨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控制系统为液压式控制系统。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筋笼悬挂系统,其结构简单,采用多架桥吊,每架桥吊设置多台千斤顶对钢筋笼进行悬挂作业,并采用同步控制系统对千斤顶的顶升和收缩动作进行精确的控制,可提高钢筋笼悬挂的同步性和可操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钢筋笼同步控制悬挂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钢筋笼同步控制悬挂系统的俯视图。
图中:1、墩柱;2、桥吊;3、千斤顶;4、行走机构;5、钢筋笼;6、劲性骨架;7、螺纹钢;8、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钢筋笼悬挂系统,其包括墩柱1、桥吊2、同步控制系统和千斤顶3,墩柱为平行设置的两排,桥吊2为平行设置的多架,多架桥吊2横向设于两排墩柱1之间,每架桥吊2上分别设有多台千斤顶,每台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桥吊2和钢筋笼5连接,千斤顶3与同步控制系统连接。
为了方便维修和调节受力平衡,实现单吊点可调,本发明实施例的同步控制系统设为多台,一台同步控制系统控制一架桥吊上的多台千斤顶,每架桥吊2上的千斤顶可有该一台同步控制系统单独地或联动地进行调节。优选地,同步控制系统为液压式控制系统,由于液压控制系统自身的优点便于实现自动工作循环和自动过载保护,因此,其适用于本发明所针对的实施对象-大型预制构件,在隧道沉管中为钢筋笼,可确保钢筋笼悬挂过程的平稳和安全。
每架桥吊上的多台千斤顶呈并行的两排布置,增加钢筋笼的受力吊点,提高钢筋笼整体的受力平衡,避免钢筋笼由于受力不均或应力过于集中而发生变形。
桥吊2的两端分别设有行走机构4,该行走机构设于墩柱上,实现桥吊2相对于墩柱的移动,调整桥吊的位置以调节与钢筋笼连接的合适位置。行走机构4可为滑轮结构,其包括滑轨、滑轮和行走驱动机构,滑轨设于墩柱上,滑轮设于桥吊的两端的底部,行走驱动机构驱动滑轮在滑轨上移动,从而实现了桥吊的移动。
千斤顶为穿心式液压千斤顶。千斤顶的一端固定在桥吊上,其另一端与穿过该千斤顶3的螺纹钢7连接;螺纹钢的顶部采用螺帽铆接,其底部设有吊环;吊环采用钢丝绳8与钢筋笼5的劲性骨架6连接。通过螺纹钢将千斤顶和钢筋笼的劲性骨架连接起来,实现了受力传递;由于劲性骨架支撑在钢筋笼的内部,是提高钢筋笼强度的部件,螺纹钢的底部与钢筋笼的劲性骨架连接,可进一步降低钢筋笼变形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3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平板灯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石头壁纸金粉印花用印花浆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