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6017.1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洪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22 | 分类号: | G08B13/22;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66112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 防盗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庭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用户对家庭安全的要求也越开越高。目前,家庭用户已广泛采用各类电子防盗门进行基本防盗,如指纹防盗门、密码防盗门、IC卡锁等,但具有报警功能的防盗门仍是市场的需求热点。
目前有线电视的普及率最高,数字机顶盒是电视与网络连接的桥梁,其通用的功能是将网络上的流媒体数据通过解码器解码处理,将解码的数据输入到电视机进行音视频的重现。随着有限电视及网络普及率的提高,同时使用机顶盒及家庭网关的用户逐渐增多。如何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实现更多的功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家庭防盗报警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庭防盗报警系统,包括安装在门体上的指纹锁本体、无线发射器、无线接收器、机顶盒以及WEB服务器,所述指纹锁本体包括指纹识别模块、主控制模块、磁力锁以及振动传感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对录入的指纹信息进行识别,并向所述主控制模块发送检测正确/错误信号;当所述主控制模块接收到检测正确信号时,控制磁力锁打开锁头,当所述主控制模块接收到检测错误信号或者振动传感模块发送的非正常振动信号时,控制磁力锁关闭锁头,同时通过无线发射器、无线接收器向机顶盒发送无线报警信号,机顶盒通过网络向WEB服务器发出报警业务请求,WEB服务器与报警中心建立连接,发送手机短信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发射器可设置在所述主控制模块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接收器可设置在所述机顶盒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提供一个以数字机顶盒为中心平台,通过报警中心与数字机顶盒、电视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面向家庭的现代服务平台,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普通用户家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望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网络报警手段之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阐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家庭防盗报警系统,包括安装在门体上的指纹锁本体1、无线发射器2、无线接收器3、机顶盒4以及WEB服务器5,所述指纹锁1本体包括指纹识别模块11、主控制模块12以及磁力锁13,所述指纹识别模块11对录入的指纹信息进行识别,并向所述主控制模块12发送检测正确/错误信号;当输入指纹正确时,主控制模块12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正确信号控制磁力锁13打开锁头,从而打开房门;当输入指纹错误时,主控制模块12根据接收到的检测错误信号控制磁力锁13关闭锁头,同时,通过无线发射器2、无线接收器3向机顶盒4发送无线报警信号,机顶盒4通过网络向WEB服务器5发出报警业务请求,WEB服务器5与报警中心6建立连接,发送手机短信进行报警。
作为优选,在本系统所述磁力锁附近还设置有振动传感模块14,当有人企图避开指纹锁1而通过非正常手段如撬锁进入房间时,振动传感模块14检测到非正常振动,向主控制模块12发送报警信息,进而通过无线发射器2、无线接收器3向机顶盒4发送无线报警信号,机顶盒4通过网络向WEB服务器5发出报警业务请求,WEB服务器5与报警中心6建立连接,发送手机短信进行报警。
机顶盒4在运行状态或待机状态均能够接收主控制模块12发送的无线信号,如此,不论是白天家中有无人或夜晚家中人们熟睡的情况下,即使机顶盒不在开机状态,只要保持待机,仍然能实现报警功能,能够全天候随时待命。
所述无线发射器2可设置在所述主控制模块12内部,构成一个产品。所述无线接收器3可设置在所述机顶盒4内部,构成一个产品。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6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证书生成方法和系统、证书存储设备
- 下一篇:用于服务器的支架、服务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