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6645.X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0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鑫;卓志红;王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20 | 分类号: | B30B11/20;B30B15/02;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料成型机械。
背景技术
成型机主要是将粉状的物料挤压成圆状或块状物料,其应用非常广泛,如煤炭成型加工领域,也可以应于动值物饲料加工领域,还包括垃圾成型加工领域。
目前,成型机分为环模成型机和平板成型机,环模成型机和平板成型机都是采用挤压成型原理,只有成型模结构不同,环模成型机的成型模为环状,平板成型机的成型模为平板状。环模成型机采用的原理是通过里面的压辊和外部环模挤压将垃圾等物料从出料孔中挤压成型。压辊外表面完全是光滑表面,因此是完全是靠滚动挤压,外部环模的出料孔的效率低,摩擦损失大,耗电功率大。而且会有一部分物料无法挤压成型,残留在外部环模内腔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成型机,以解决成型机成型加工效率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型机,包括成型模和压辊,成型模上设置有出料孔,压辊上设置有凸模,凸模与出料孔配合。
进一步地,成型模为环形结构,成型模包括内模和外模,内模嵌套在外模内。
进一步地,出料孔包括圆孔和锥孔,圆孔开设在外模上,锥孔开设在内模上,凸模与锥孔配合。
进一步地,内模和外模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成型模为平板型结构,压辊为圆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凸模通过螺栓固定在压辊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出料孔一排一排均匀布置在成型模上,凸模一排一排均匀布置在压辊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压辊包括两个,两个压辊相对于成型模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刮刀,刮刀位于在成型模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机架、电机、进料装置、出料装置,电机安装在底座上,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和压辊及成型模安装在机架上,电机用于驱动压辊旋转,进料装置上的进料口与成型模内腔相通,出料装置上的出口与成型模上的出料孔相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成型机,在压辊上设置有凸模,成型模上设置有出料孔,凸模与出料孔配合,好比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一样,压辊通过电机旋转,压辊上的凸模驱动成型模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压辊与成型模之间摩擦损失小,耗电功率小,凸模与出料孔之间的间隙从大到小,物料被挤压出来,成型机工作效率高。
另外,成型模采用外模和内模结构,外模与内模采用可拆卸连接,当内模磨损后,可以进行更换。凸模与压辊之间也是通过螺栓连接,当凸模磨损后,可以进行更换。从而使得成型机维修成本低,使用寿命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型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压辊和成型模平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压辊和成型模立体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成型机的压辊和成型模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成型机包括底座1、机架3、电机2、进料装置5、出料装置7、成型模4、压辊6,电机2安装在底座1上,进料装置5和出料装置7和压辊6及成型模4安装在机架3上,成型模4和压辊6与机架3可旋转连接,电机2用于驱动压辊6旋转,压辊6带动成型模4旋转,进料装置5上的进料口与成型模4内腔相通,出料装置7上的出口与成型模4上的出料孔相通。
如图2和图3所示,成型模4上设置有出料孔,出料孔一排一排均匀布置在成型模4上。
压辊6包括两个,两个压辊6相对于成型模4的中心线对称布置。压辊6上设置有凸模60,凸模60通过螺栓固定在压辊6外表面上,凸模60与出料孔配合。凸模60一排一排均匀布置在压辊6的外表面上。当然,凸模60也可以采用螺钉或者过盈配合或者卡接固定在压辊6外表面上。
成型模4为环形结构,成型模4包括内模40和外模41,内模40嵌套在外模41内,内模40和外模41通过螺栓连接。出料孔包括圆孔410和锥孔400,圆孔410开设在外模41上,锥孔400开设在内模40上,凸模60与锥孔400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6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