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艇或潜艇航母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36765.X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2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义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G11/00;B63B3/1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艇 航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潜艇或潜艇航母。
背景技术
现在潜艇为整体结构,在深海中很大的压力都由壳体承受,要进一步扩大潜艇壳体的面积非常困难,这一现状已严重影响潜艇发展。同时,潜艇内部很大空间被蓄水仓占用,有效使用空间较少,同时自重增加使能耗增加,行驶速度较慢,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人已获授权的专利号为201010250872.5的中国专利《航水机动装置》和专利号为8113569的美国专利《从内部产生升力的飞行器》以及其他多个已授权的专利提出「从内部产生升力」、「没有蓄水仓的潜艇」和「飞行潜艇」的方法和装置,为潜艇航母的发明奠定了技术基础。为此,发明人继续研究,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改进使潜艇航母成为现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潜艇或潜艇航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潜艇或潜艇航母,包括壳体和动力装置,所述壳体表面设有多个导入口和导出口与壳体内设置的流体通道相通,所述流体通道把潜艇内部分隔为多个运载舱,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导出口内。
其中,所述导入口包括设于潜艇前部的前部导入口、设于潜艇后部的后部分导入口,所述前部导入口和后部导入口上设有启闭可控的阀门。
其中,所述导入口均布于所述壳体表面,导入口上设有启闭可控、角度可变化的弧形扰流板。
其中,所述运载舱之间通过连接固定件连接并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设有门,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之间设有密封连接圈。
其中,所述运载舱在所述壳体内的分布方式包括前后排列分布、上下分布、左右分布,以及前述分布方式的结合。
其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圆管状流体通道,所述圆管状流体通道内设有由多个弧面或螺旋面构成的扰流装置,圆管状流体通道的管壁上设有多个通水孔与管外流体通道相通,圆管状流体通道的前端封闭,后部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呈碟形,碟形壳体的中轴面上位于四周边缘设有多个所述导出口/导入口,所述动力装置设于导出口中。
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用于水中的发动机和/或用于飞行的发动机。
其中,所述壳体还可以呈圆形、椭圆形、菱形、橄榄形、三角形或弧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多个体积不大的运载舱组合为不同形状的潜艇或潜艇航母的内部主体结构,再加上外部壳体后形成不同形状的潜艇结构,为大潜艇及潜艇航母的制造开拓新的发展方向。
2、困扰潜艇百年发展的很大面积的潜艇壳体问题,由于在深海中所要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已制约了潜艇的发展,本发明的潜艇或潜艇航母的壳体与外界相通而压力很小,所以再大的壳体制作也都简单容易。
3、运载舱虽然承受水中的主要压力,但由于体积不大,很适合标准化批量生产,使复杂的潜艇制造变成多个不大的运载舱简单的组合,从而很容易量产。
4、困扰潜艇百年发展的内部蓄水仓问题,不但使很大一部分的内部空间成为装水空间,推动力很大部分浪费在无谓的运水过程,已限制潜艇的发展,本发明与外界相通的流体通道不但起到蓄水仓作用,同时把浪费在运水过程中的动力转变为推动力,使本发明比传统潜艇在同等条件下的空间使用率和推动力都显著提高。
5、目前关于潜艇推动力的公知常识为「发动机喷水产生的推动力」,这使得潜艇浪费了一半的动力,实际上发动机推动力来源为「负压动力+正压动力」,因为发动机吸入多少水就排出多少水,产生多少正压动力就产生多少负压吸力。本发明用负压动力的巨大吸力使潜艇迎水面为负压区,背水面为正压动力推动区,由于改变流体的分布状态,使潜艇的阻力大大减少,由此产生更大动力。
6、由于流体通道内可经过水和空气,本人早前发现的从内部产生更大升力来源,再结合上述结构,一种在空中、水中、水面自由行驶的潜艇航母由此产生,并为潜艇发展开拓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使新的潜艇航母的实施能够现实。
7、流体通道与外部流体相通,通过流经流体通道的流体的流速与壳体外部流体的流速之间的流速差产生上升或下降的动力,其还能改变潜艇周围的流体分布状态,使潜艇处于低阻力的运行状态,大大减少了潜艇运行中能量的损耗,有利于提高潜艇的运行速率和续航时间,且这一套系统同样适用于空气动力中使潜艇能够在空中飞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潜艇或潜艇航母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潜艇或潜艇航母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义,未经朱晓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6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的球团矿粘结剂
- 下一篇:压电驱动式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