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构建苎麻核心种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6792.7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2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栾明宝;陈建华;王晓飞;许英;孙志民;邹自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2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est ssr 分子 标记 构建 苎麻 核心 种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质资源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构建苎麻核心种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苎麻(Boehmeria nivea L.Gaud),又叫“中国草”,起源于中国,为荨麻科苎麻属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中国特色的天然纺织原料[1]。除传统的纤维价值外,苎麻的药用价值、饲料用途、水土保持、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多功能用途已开始受到关注[2-5]。迄今为止,我国是收集、保存苎麻属种质资源最多的国家,仅国家种质长沙苎麻圃就拥有2000多份材料,其中的栽培资源已广泛为育种和生产所利用[6]。植物遗传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非常重要,然而庞大的种质资源不利于优良种质的保存和利用。为解决这一难题,Frankel等[7]和Brown[8]提出了核心种质的概念。核心种质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选择整个种质资源的一部分,以最小的资源数量和遗传重复最大程度地代表整个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目前,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成功的运用在小麦[9]、玉米[10]、水稻[11]等一年生作物上,在梅花[12]、、咖啡[13]、桃[14]、茶树[15]、白桦[16]等多年生作物上也获得了成功。本课题组对苎麻核心种质构建方法进行了多年研究,并于2010年发表了国际第一篇关于苎麻核心种质构建方面的报道[17]。但是,我们发表的构建苎麻核心种质的方法,主要基于田间农艺性状。采用田间调查品种农艺性状的方法,时间长,费用高;且苎麻为宿根性多年生植物,生命周期长,种质资源间的形态差异性状少。因此,利用田间农艺性状构建苎麻核心种质有很多不足。
分子标记是直接在DNA水平上对基因组进行多态性检测,DNA水平的多态性主要表现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对于任何类型的核苷酸序列的差异都可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检测。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又称微卫星序列(Microsatellite),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发展迅速的,基于PCR技术上的分子标记。SSR标记呈现出以下优点[18]:(1)SSR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分布广、多态性丰富;(2)其产物进行测序胶电泳分离时单碱基分辨率高、共显性标记遗传信息量大;(3)呈孟德尔式遗传,具有很好的稳定性,DNA用量少,技术要求低,成本低廉,PCR扩增的可重复性高。因此,利用SSR标记构建苎麻核心种质可弥补田间农艺性状多态性低和易受环境影响的不足。
目前,尚未有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苎麻核心种质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旨在创立一种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构建苎麻核心种质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高效、可靠的建立108个苎麻品种的核心种质,对苎麻种质的保存、评价、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构建苎麻核心种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各样品苎麻种质DNA;
(2)设计苎麻EST-SSR引物,进行苎麻的基因组PCR扩增;
(3)记录每个样品每对引物的DNA扩增带型;
(4)根据DNA扩增带型构建苎麻核心种质;
所述的21对苎麻EST-SSR引物序列如下:
PCR反应体系:20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67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扩散设备中石英反应管的装卸装置及其装卸方法
- 下一篇:轨道计轴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