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波聚合方法、能力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7136.9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3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男;胡臻平;刘光毅;黄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力信息 辅载波 主载波 上行发射 授权频段 下行接收 载波聚合 上报 终端 载波聚合方式 接收终端 禁止使用 下行子帧 终端通信 通信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方法、能力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包括:网络侧接收终端上报的表示终端是否支持在主载波上的上行发射和在辅载波上的下行接收同时进行的第一能力信息,其中,主载波为授权频段的载波,辅载波为免授权频段的载波;并当该第一能力信息表示终端不支持在主载波上的上行发射和在辅载波上的下行接收同时进行时,禁止使用与主载波的上行发射位置对应的辅载波的下行子帧与该终端通信。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提高了通过载波聚合方式使用免授权频段进行通信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波聚合方法、能力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只能工作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标准化组织定义的分配给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授权频段上工作,但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业务量越来越大,现有授权频段逐渐无法满足LTE系统的频率需求。
现有LTE系统只能在给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分配的授权频段(licensed,频率分配给固定的使用者,排他性质的)工作,随着频率资源的紧缺,授权频段将无法满足未来的业务频率需求。我国已经为无线局域网络(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分配了2400-2483.5MHz、5150-5250MHz、5250-5350MHz和5725-5850MHz共计408.5MHz的免授权频段(Unlicensed,没有固定的频率使用者,只要满足频段的技术要求即可使用,无需向管理机构报备),未来还可能开放5475-5725MHz的新的免授权频段。免授权频段有望成为授权频段的重要补充,但现有LTE系统还无法在免授权频段使用。
目前,一种实现在LTE系统中使用免授权频段的假想方案是,使用授权频段的载波和免授权频段的载波进行载波聚合的方案。
由于终端受到体积和成本的限制,终端的射频滤波器的能力有限,无法做到有效的射频隔离,若采用高性能滤波器,则在增加终端成本的同时,也带来更高的插损,造成网络覆盖性能的下降,覆盖成本的增加。
所以,终端在使用载波聚合进行通信时,在载波聚合的两个频段上很可能无法实现有效的射频隔离,原因包括:由于频段间隔较近导致射频难以实现,或者,免授权频段位置为授权频段的二次、三次、五次谐波,互调产物位置难以有效消除(如国际LTE FDD使用最广泛的band3的上行1710-1785MHz的三次谐波位于5130-5355MHz,其三次谐波产物正好落在免授权频段5150-5250MHz及5250-5350MHz内;Band41的上行2500-2690MHz的二次谐波位于5000-5380MHz,其二次谐波产物正好落在免授权频段5150-5250MHz及5250-5350MHz内;此外,两个授权频段双上行聚合加免授权频段聚合时,谐波和互调干扰产物更加复杂),上述原因都可能导致终端在授权频段和免授权频段上无法同时进行收发,从而导致即便通过载波聚合方式使用免授权频段,也无法获得较好的通信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聚合方法、能力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载波聚合方式使用免授权频段进行通信的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免授权频段的载波聚合方法,包括:
网络侧接收终端上报的表示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在主载波上的上行发射和在辅载波上的下行接收同时进行的第一能力信息,其中,主载波为授权频段的载波,辅载波为免授权频段的载波;
当所述第一能力信息表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主载波上的上行发射和在辅载波上的下行接收同时进行时,禁止使用与主载波的上行发射位置对应的辅载波的下行子帧与所述终端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能力信息上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71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