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空气净化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37183.3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5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陶松垒;陈国仙;周娇娜;夏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陶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空气净化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过滤技术,尤其是可以过滤室外空气的空气净化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城市空气,尤其是大城市,一年阴霾的天气超过100多天,尤其是阴霾中的PM2.5粒子对人体伤害极大,人体若长时间吸入此类粒子,可引起肺癌,血管受阻等疾病。中国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不良空气质量带来的健康问题也是日益严重。例如,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表明,由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平均为每天1000人,每年有35至40万的人面临着死亡。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器为主。空气净化器是用来净化室内空气的家电产品,一般有中央空调配套空气净化装置和单机两类,主要解决由于装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室内、地下空间、车内空气污染问题。由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中空气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
室外空气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那么室内空气的改变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空气净化器在空气质量日益下降的国内变得尤受欢迎,尤其是能过滤PM2.5的空气净化器。而现今的空气净化器多为室内使用的净化器,这种净化器通常只能过滤和交换室内已经污浊的空气,并没有实现室外和室内空气交换的问题。而现有的室外空气净化器则是体积大,质量重,功能单一,难以安装,而且价格昂贵,并不适合普通家庭的使用。如果能设计一种过滤效果好,而且能交换室内外空气,而且体积轻巧,价格便宜,功能多,安装方便的空气净化器,这种净化器将具有很好的市场效应。
发明内容
为了针对难以用小成本解决交换和过滤室外污浊空气这个难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过滤室外空气的空气净化过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室内空气净化过滤装置,包括:防护罩外壳、鼓风机、二氧化钛光触媒涂片、紫外线灯管、活性炭、滤膜,其特征是:室外和室内两个模块由鼓风机进气通道相连接;室外模块离鼓风机进气口由近至远依次为紫外线灯管1、二氧化钛光触媒涂片、紫外线灯管2、活性炭、HEPA高效过滤膜、防护罩壳和初滤网;室内模块安装在室 内墙壁上与进气通道的室内端相连接,进气通道室内端与臭氧发生器相连,臭氧发生器另一端安装着小型增氧机,小型增氧机另一端与香氛发生器相连接,香氛发生器的上端预留有香氛液体注入口,香氛发生器另一端与加湿器相连接,加湿器的上端预留有加湿器注水口,加湿器的另一端与出风口风机相连,出风口则安装在出风口风机的外端,控制模块液晶则安装在室内模块的外壳表面位置。
所述的室外模块的特征是:防护罩外壳安装在室外的墙壁上,墙壁预先凿有一洞的进气通道与室内相通,鼓风机的出风口与该进气通道相通。鼓风机的进气口上安装有一圆柱管道,管道内离鼓风机进气孔由近至远依次为紫外线灯管1、二氧化钛光触媒涂片、紫外线灯管2、活性炭、HEPA高效过滤膜,防护罩外壳的进气口设有初滤网。
所述的室内模块的内部特征是:室内模块安装在室内墙壁上与进气通道的室内端相连接,进气通道室内端与臭氧发生器相连,臭氧发生器另一端安装着小型增氧机,小型增氧机另一端与香氛发生器相连接,香氛发生器的上端预留有香氛液体注入口,香氛发生器另一端与加湿器相连接,加湿器的上端预留有加湿器注水口,加湿器的另一端与出风口风机相连,出风口则安装在出风口风机的外端,控制模块液晶则安装在室内模块的外壳表面位置。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陶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陶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7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央空调系统
- 下一篇:煤粉燃烧加热一次风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