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庭基站联盟的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7681.8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6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盛敏;董延杰;王玺钧;张琰;史琰;李建东;张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36/20 | 分类号: | H04W36/20;H04W36/08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基站 联盟 切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家庭基站密集部署场景下抑制其下行干扰的方法,可用于无线异构网络。
背景技术
家庭基站,最初叫接入点基站,又称毫微微蜂窝式基地台,是一个小型的蜂窝基站,通常被设计为在家庭室内或小的商业机构中使用。通过宽带接入方式,如有线电缆,光纤或DSL,连接到核心网络,可以整合2G、3G、WiFi于一机。2008年全球行动通讯大会首次展出家庭基站技术,得到Orange、T-Mobile这两个公司的青睐。家庭基站最早在欧洲流行,是一种超小型手机基站设备,相比覆盖范围2公里以内的微蜂窝式基地台以及覆盖范围200米以内的微微蜂窝式基地台更小型,家庭基站的覆盖范围约12米。
据美国思科公司调查,当今50%的话音业务和70%的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但是,传统的蜂窝网基础设施由于外墙的穿透损耗,不能很好保证室内用户的业务传输。因此,未来的宽带无线网络需要无处不在的高速接入网络,特别是良好的室内无线接入覆盖。家庭基站由于具备了低功耗,低成本,即插即用特性,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专家们预测通过引入家庭基站,无线终端接入特定的家庭基站即可得到高质量的室内接入体验。与此同时,家庭基站能够通过DSL接入核心网络,因此家庭基站可以吸收宏基站的用户,从而更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网络容量。
另一方面,尽管家庭基站的部署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增益,但也带来了很多技术层面的挑战,包括接入策略,移动性管理和干扰管理。特别是因为家庭基站的部署缺少必要的小区规划,这使得干扰管理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在下行场景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干扰,一种是跨层干扰,即家庭基站与宏站之间的干扰;另一种是同层干扰,即家庭基站之间的干扰。前者已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多种干扰管理方法,而后者关注的人则较少。
现有技术中适用于抑制家庭基站之间的干扰的方法主要有Francesco Pantisano等人于2011年提出的合作干扰抑制方法,(F.Pantisano,M.Bennis,W.Saad,R.Verdone,and M.Latva-aho,“Coalition formation games for femtocel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a recursive core approach,”in Proc.of IEEE WCNC,pp.1161-1166,28-31Mar.2011.)。该方法包括三个阶段,即家庭基站发现周围可进入的家庭基站联盟,家庭基站联盟形成,联盟内部传输调度。在家庭基站发现周围可进入的家庭基站联盟阶段,每个家庭基站确定自己可以进入的家庭基站联盟集合。在家庭基站联盟形成阶段,每个家庭基站选择进入能够为自己提供最大收益,同时又不降低联盟内部其他家庭基站的收益的家庭基站联盟。在联盟内部传输调度阶段,每个家庭基站与联盟内其他家庭基站建立控制信道,每个家庭基站收集联盟内部其他家庭基站的信息,每个家庭基站传输自己的信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在家庭基站联盟形成阶段,由于家庭基站形成联盟时过分注重个体收益而忽略了集体收益,导致家庭基站不能有效抑制来自其他家庭基站的干扰,从而给家庭基站网络的吞吐量的提升带来负面影响。
2)在家庭基站联盟形成阶段,由于分配联盟内部资源时仅考虑时间维度,不能充分利用抑制干扰所带来的增益,使得对家庭基站网络的吞吐量提升幅度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家庭基站联盟的切换方法,以在家庭基站联盟形成阶段,更加注重家庭基站的集体收益,并从时间和功率角度分配联盟内部资源,有效抑制家庭基站之间的干扰,进一步提升家庭基站网络的吞吐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庭基站联盟的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由N个家庭基站和M个信道组成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的家庭基站网络N≥1,M≥10;每个家庭基站独立的从M个信道选择传输数据的信道,并以最大功率在选取的信道上发送数据,每个家庭基站独立形成一个联盟S,从而形成网络内的初始家庭基站联盟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7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防腐剂生产工艺
- 下一篇:切换控制方法、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接入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