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老化供植物生长的营养基材组合物及涂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8202.4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4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洁嫒;徐跃华;周桂云;张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斯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植物 生长 营养 基材 组合 涂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及涂层。它主要适用于自然界裸露表面绿化、建筑屋面绿化、垂直绿化、秧苗培养、种植盆抗风压板、载体附着绿化。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体绿化、秧苗培养方式,不利于在建筑物上的长期使用或重复使用。
而且,绿化施工的时间较长,施工中尘土飞扬,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有不小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老化供植物生长的营养基材组合物,其能实现快速、方便的绿化施工,施工后能作为建筑物的附属物长期一直使用,低成本地解决自然界裸露表面绿化、建筑物屋面等需要绿化的表面的绿化问题。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老化供植物生长的生物炭营养基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组合物包括形成聚氨酯软发泡高分子材料的组份,所述组合物中还含有供植物生长的基质。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供植物生长的基质包含泥炭和其它含有腐植酸的生物质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所述供植物生长的基质包含农作物植物废料和/或禽畜动物(防疫处理),在缺氧燃烧后形成的生物碳或生物炭。
所述供植物生长的基质包含生物碳。
所述供植物生长的基质包含生物炭。
所述供植物生长的基质包含泥炭、其它含腐植酸的生物质、生物碳和生物炭中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组合物中还包含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1)、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植物种子。
所述组合物为涂料组合物。
本发明另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老化供植物生长的生物炭营养基材涂层。其能实现快速、方便的绿化施工,施工后能作为建筑物的附属物长期一直使用,低成本地解决自然界裸露表面绿化、建筑物屋面等需要绿化的表面的绿化问题,特别是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垂直、较斜坡、倒悬的禁区绿化施工。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涂层为由上述的涂料组合物喷或涂在物体表面而构成发泡的营养基材层。
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组合物能制成以聚氨酯软发泡高分子材料为主体结构的、含有植物生长所需基质、营养物质或种子的各种形式适于设置在物体表面的结构,比如涂层、板(包括可卷的板和不可卷的板)、盆或块等等,它们是供植物生长的基材或本身就是与植物种子一体化后的绿化培植体,在安装到物体表面后无需再进行其它绿化施工即直接具备植物生长条件或者直接萌发生长种子形成绿化,施工快速,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而且本发明的组合物所构成的基材可以切割、构造成各种形式、形状的组件,通过组合后能方便、自由地形成各种绿化艺术品。
本发明的所述涂层可负载在各种需要绿化的物体表面。所述物体可以是建筑物的屋面、垂直面、斜坡、倒悬面,或者自然界的裸露表面,比如山坡、山体损毁后的各种形状的裸露表面等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抗老化供植物生长的生物炭营养基材组合物,该基材组合物包括形成聚氨基甲酸酯软发泡高分子材料的组份,所述组合物中还含有供植物生长的基质。
聚氨酯软发泡高分子材料其老化性能较好,它比天然橡胶的使用寿命长5到10倍,约30-100年的使用寿命,其组份由A、B组成。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另一简称为PU ,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为聚酯型。还可含有醚、酯、脲、缩二脲 ,为脲基甲酸酯等基团统称为聚醚型。其A料组为多元醇及发泡剂、匀泡剂、阻燃剂, B料组为聚酯型或聚醚型的聚合MDI。经混合后即发泡形成聚氨酯软发泡高分子材料,形成的材料有弹性、富含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斯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斯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8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