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发动机分离试验用堵盖作动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8344.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雍雪君;刘华;梁俊龙;郭斌;吴宝元;王玉峰;樊根民;石波;杨宝娥;朱向东;呼延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发动机 分离 试验 用堵盖作动 装置 方法 | ||
1.冲压发动机分离试验用堵盖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控制单元、堵盖连杆单元和堵盖位置检测单元,
所述汽缸控制单元包括汽缸(2)、设置在汽缸内的活塞杆(23)、无杆腔高压气体贮箱(3)、无杆腔控制阀(4)、无杆腔截止阀(9)、有杆腔高压气体贮箱(5)、有杆腔控制阀(6)以及有杆腔截止阀(10),所述活塞杆将汽缸(2)分为有杆腔(22)和无杆腔(21),所述无杆腔高压气体贮箱(3)通过无杆腔截止阀(9)与无杆腔(21)连通,所述有杆腔高压气体贮箱(5)通过有杆腔控制阀(6)与有杆腔(22)连通,所述无杆腔控制阀(4)与无杆腔(21)连通,所述有杆腔截止阀(10)与有杆腔(22)连通,所述无杆腔控制阀(4)和有杆腔控制阀(6)控制指令均由发动机试验台控制系统(24)发出;
所述堵盖连杆单元包括堵盖(1)、连杆(13)、固定转轴(14)、近位限位装置(11)和远位限位装置(12),所述堵盖固定在连杆(13)的一端,所述连杆(13)的另一端与固定转轴(14)连接且能够绕固定转轴(14)在一个平面内转动,所述活塞杆(23)的端部固定在连杆(13)的中部,所述近位限位装置(11)用于将堵盖(1)限定在关闭位置,所述远位限位装置(12)用于将堵盖(1)限定在打开位置;
所述堵盖位置检测单元包括位于堵盖关闭位置的近位磁感应传感器(8)、位于堵盖打开位置的远位磁感应传感器(7)以及试验台数采系统(25),所述近位磁感应传感器用于敏感堵盖的关闭位置并将关闭位置信号发送给试验台数采系统(25);所述远位磁感应传感器用于敏感堵盖的打开位置并将打开位置信号发送给试验台数采系统(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发动机分离试验用堵盖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通过滑动轴承与连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压发动机分离试验用堵盖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轴向位置安装在试验用设备喷管和进气道唇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发动机分离试验用堵盖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杆腔控制阀(4)、有杆腔控制阀(6)均为气动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冲压发动机分离试验用堵盖作动装置的作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前,发动机试验台控制系统(24)控制无杆腔控制阀(4)、有杆腔控制阀(6)均关闭,同时打开无杆腔截止阀(9)和有杆腔截止阀(10),对应的无杆腔高压气体贮箱(3)的高压气体通过无杆腔截止阀(9)进入汽缸的无杆腔,在无杆腔的高压气体和近位限位装置(11)共同作用下,将堵盖(1)固定在关闭位置;近位磁感应传感器(8)将位置信号传输给试验台数采系统(25);
2】等待无杆腔高压气体贮箱(3)的高压气体和无杆腔压力平衡后,关闭无杆腔截止阀(9)和有杆腔截止阀(10);
3】试验过程中,发动机试验台控制系统(24)发出堵盖作动指令,无杆腔控制阀(4)、有杆腔控制阀(6)同时打开,对应有杆腔高压气体贮箱(5)的高压气体通过有杆腔控制阀(6)进入有杆腔,与此同时无杆腔气体通过无杆腔控制阀(4)排出外界大气,活塞杆向无杆腔方向移动,带动连杆转动,使得堵盖(1)打开;堵盖位置检测单元在试验过程中检测、记录堵盖打开指令下达时刻,堵盖开始作动时刻以及完全打开时刻的时间点;
4】堵盖(1)完全打开后,由远位限位装置(12)和有杆腔内的高压气共同确保堵盖(1)停留在指定位置,并保持此状态,直到试验结束;
5】试验结束后,打开有杆腔截止阀(10),将有杆腔内的高压气排入大气,将堵盖(1)返回至打开位置,关闭无杆腔控制阀(4)、有杆腔控制阀(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83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