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指标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38631.1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9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方廷;邵磊;谭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仿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标 水质 综合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学模型分析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在多指标、多评价标准等级的情况下的水质状况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与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水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水环境尤其是水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预警预报、趋势分析已经成为时下热门的技术课题。各类水质数据的采集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众多指标的快速、直观、准确的评价仍存在困难,水质的评价因子众多,并且与水质评价标准等级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
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列出的水质指标就多达30余项,同时又分为I、II、III、IV、V五个等级,一般仅能选用少数几项指标作为参考值来确定水体水质总体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水体质量状况的总体把控是不合理的。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例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评价法、基于特征向量的最优综合评价法,都是基于“对数据分布特征作某种假定——按照相应准则建立显式评价函数——对所建立的评价函数模型进行实际验证”原则,但由于数学化、形式化等局限性,这类方法对于处理某些高维度、非线性、非正态评价问题的适应能力不强。同时各单项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常常是不相容的,直接利用评价标准进行等级评判缺乏实用性。评价计算结果都是一些离散、半定量化的等级,等级的分辨率较粗,很难进行更为精确和直观的评价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多指标与多等级标准的水质综合评价设计一种数学模型与实现方法,它定义了水质评价样本与评价等级标准样本的优异度、劣异度、次优异度和次劣异度,并通过计算这三个指标最终确定水质评价样本与评价各等级标准的联系趋势度值,从而最终确定水质状况的综合等级。其突出特点是可以以定量化的数值精确细致地反映水体质量的综合状况,更好地适应水质评价问题的复杂性、模糊性和综合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多指标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多指标水质样本输入,并根据差异度系数进行样本指标有效性筛选;
步骤二:指标权重确定,并输入评价等级标准样本;
步骤三:根据水质样本与评价等级标准样本确定同一度、差异度和对立度;
步骤四:得出联系趋势度矩阵,计算水质样本与各等级标准的趋势度值;
步骤五:进行差异校验,通过校验则得出综合评价等级。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一之后,所述步骤二之前,判断有效性是否通过,如果结果为是,则进入所述步骤二;如果结果为否,则返回所述步骤一。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五中的差异校验中,如果通过校验,则得出综合评价等级;如果未通过校验,则返回所述步骤二。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三中,根据水质样本与评价标准样本计算样本的优异度、劣异度、次优异度和次劣异度。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一中,利用如下有效性系数β进行指标有效性筛选,
其中:S*j为第j项指标在m个样本上的标准差;Xj为第j项指标在m个样本上的均值。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二中,根据熵权法与超标倍数法进行综合赋权,确定指标的权重。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四中,计算出水质样本对于评价标准各个等级的联系趋势度矩阵。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五中的差异校验中,计算水质样本与评价标准各个等级限值的欧式距离,距离值最小的评价标准等级应该与联系趋势度最强的评价标准等级相靠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仿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航天科工仿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8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