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8812.4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4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礼锋;刘红兵;岳峰;黄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65 | 分类号: | C07C69/65;C07C6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1151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洛芬酯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氟比洛芬的分子式为2-(2-氟-4联苯)丙酸,是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具有良好的止痛、抗炎及解热作用,其消炎作用是阿司匹林的250倍,镇痛作用是阿司匹林的50倍。氟比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其耐受性好,长期使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自身代谢。氟比洛芬在分子结构中引进了一个氟原子,由于氟原子引起的独特性能,使其在同类药物中作用较强,治疗剂量小,从而具备强力的消炎、止痛和退热功能。氟比洛芬的制剂仅有口服剂,但有些患者无法口服药物,口服容易引起胃肠道紊乱等不良反应,因此改变药物剂型和氟比洛芬为前体药物的衍生物的开发成为药物研究的方向之一。
氟比洛芬酯〔特指(±)2-(2-氟-4-联苯基)丙酸-1-乙酰氧基乙酯〕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是氟比洛芬的前体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以靶向聚集在手术切口及炎症部位,水解生成氟比洛芬。具有一定的靶向性、缓释性和脂溶性,能降低药物给药剂量,减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稳定性等优点,已取代氟比洛芬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炎症性疼痛、癌痛及术后疼痛的治疗。目前氟比洛芬酯的制备主要有以下方法:
专利号为20111040434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氟比洛芬酯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氟比洛芬与1-溴乙醇乙酸酯为原料,在酯类溶剂或醚类溶剂的条件下反应合成氟比洛芬酯化合物;又有专利号为20121057444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氟比洛芬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氟比洛芬与1-氯乙醇乙酸酯作为原料并通过分子蒸馏纯化法来制备氟比洛芬酯,然而1-溴乙醇乙酸酯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溴素或乙酰溴,1-氯乙醇乙酸酯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乙酰氯和三聚乙醛,其对生产人员和设备要求均非常高,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污染程度大,同时1-溴乙醇乙酸酯和1-氯乙醇乙酸酯为易挥发、极不稳定的物质,不易保存和运输。
氟比洛芬酯的成功应用开发促使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然而其它氟比洛芬的衍生物合成文献报道甚少。专利EP2463263A1报道了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可以由氟比洛芬和碘代烷烃在碱性条件下合成得到,或氟比洛芬生成酰氯后与醇反应得到。但该种方法工艺复杂,成本昂贵,仅适合于实验室研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氟比洛芬与酸催化剂按摩尔比为1:(0.02~0.4)的比例置于含有机溶剂的反应器中,加热升温至20~150℃,然后滴加酯类物质,酯类物质的添加量为氟比洛芬摩尔量的0.9~8倍,恒温反应至结束,得到反应体系;
2)对反应体系进行减压旋蒸浓缩处理,然后加入体积比为1:(0.5~2)的乙酸乙酯和水进行溶解,静置分层得到有机相;
3)将有机相洗涤至中性,采用干燥剂干燥2~16h,然后进行减压旋蒸浓缩处理,得到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粗产品;
4)将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粗产品过硅胶柱提纯处理,采用洗脱剂洗脱,然后采用TLC点板跟踪,经减压旋蒸浓缩处理后,得到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
一种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氟比洛芬、酸催化剂与醇按摩尔比为1:(0.02~0.4):(0.8~20)的比例置于反应器中,加热升温至20~150℃,恒温反应至结束,得到反应体系;
2)对反应体系进行减压旋蒸浓缩处理,然后加入体积比为1:(0.5~2)的乙酸乙酯和水进行溶解,静置分层得到有机相;
3)将有机相洗涤至中性,采用干燥剂干燥2~16h,然后进行减压旋蒸浓缩处理,得到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粗产品;
4)将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粗产品过硅胶柱提纯处理,采用洗脱剂洗脱,然后采用TLC点板跟踪,经减压旋蒸浓缩处理后,得到氟比洛芬酯类化合物。
所述酯类物质为1,1-乙二醇二乙酸酯、1,1-乙二醇二丙酸酯、1,1-乙二醇二异丁酸酯、1,1-乙二醇二特戊酸酯、1,1-丙二醇二乙酸酯、亚甲基二乙酸酯、亚甲基二丙酸酯、亚甲基二异丁酸酯或亚甲基二特戊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8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丙烯腈反应装置中无硫铵工艺铵盐解析的方法
- 下一篇:取代烯烃的异构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