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具的鼓风式全预混富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8819.6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5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钟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鑫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具 鼓风 式全预混富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具,具体是燃气具的鼓风式全预混富氧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具的节能和环保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燃气具的设计上进一步提高其节能性能和低碳排放,不仅可以使人们从节约燃气中直接受益,而且对于燃气资源的有效利用及燃气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到目前为止,在燃气具特别是家用燃气具(包括燃气灶、燃气热水器等)的设计上一般都是大气式燃烧器,而大气式燃烧器不可避免地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热能损失(包括热能交换损失、热能流失损失、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热能损失)较大,二是有害气体排放超标。为了解决大气式燃烧器存在这两大缺陷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专利号为201010171872.6的“三管节能燃烧器”,对燃气灶的燃烧器进行了两个创新,一是增加了一个主管,使进入主火燃气室的混合气体中增加了含氧量;二是燃烧方式为,大火在内圈,小火在外圈。该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助燃充足,燃烧充分,热效率高,节能明显。该专利技术使用在开放式燃气灶时,有害废气排放量达到了“家用燃气灶具”GB16410-2007国家强制标准;但是,该专利技术使用在嵌入式燃气灶时,其有害废气排放量仍然达不到“家用燃气灶具”GB16410-2007国家强制标准。
申请号为201310240386.9的“一种燃气灶的旋流增氧装置”,是在“三管节能燃烧器”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了上进风槽孔,使进入主火燃气室的混合气体中增加了更多的含氧量,并使大量的空气参与初次混合燃气自动搅拌形成再次混合燃气的旋转向上气流,该气流获得了充足的氧气助燃,又由于旋转向上气流比直接向上气流在该装置的燃烧区滞留的时间长些,使得再次混合燃气得到了进一步的混合反应,燃烧更加充分,燃烧效率进一步提高,节能显著,有害废气排放量达到了“家用燃气灶具”GB16410-2007国家强制标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猛火烹饪时,其火力却难以达到要求。
燃气具的大气式燃烧器,缺陷固然存在,想要消除它,却又很无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具的鼓风式全预混富氧装置,彻底解决燃气具的大气式燃烧器存在的缺陷问题。
燃气具的鼓风式全预混富氧装置,包括低压电源、低压电源档位变换器、鼓风机、风槽体、风槽盖和气阀体,所述低压电源是将市电变换为鼓风机使用的安全低压电;所述低压电源档位变换器是将安全低压电变换为小、中、大不等的电压;所述风槽体上设置有进风口、螺孔和风槽,风槽体前侧面设置有与气阀喷嘴数量相等的通孔和通孔的密封圈座,风槽体后侧面设置有与前侧面通孔中心对应的通孔;所述风槽盖上设置有与风槽体上的螺孔对应的孔口。
燃气具的鼓风式全预混富氧装置安装在燃气具壳体内,低压电源档位变换器的手柄安装在燃气具壳体外,鼓风机的出风口与风槽体上的进风口使用管道连接在一起,风槽体前侧面的外部分别放置密封圈、垫圈、弹簧,气阀体上的气管及喷嘴置于风槽体的中心对应的两通孔内和密封圈、垫圈、弹簧内,风槽体和风槽盖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工作时,接通电源,鼓风机转动将空气鼓入风槽体内,打开燃气开关,燃气从气阀体上的气管的喷嘴喷出,大量的空气与燃气在燃气具的风门处自动充分混合,形成的旋转向上的混合燃气进入燃烧器进行燃烧,由于大量的空气中含有充足的氧气助燃,使燃气得到了完全燃烧。调节风门,控制空气的进入量,燃烧保持稳定。调节低压电源档位变换器的手柄,低压电源的电压随之改变,鼓风机转速随之改变,控制空气的进入量和进入强度,从而得到小火、中火、大火、猛火,完全满足了人们对燃气具工作过程中火力大小轻猛的不同要求。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燃烧完全,节能显著;有害废气排放量远远低于“家用燃气灶具”GB16410-2007国家强制标准,真正达到了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风槽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向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风槽盖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在燃气灶单灶的位置和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前侧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在燃气灶双灶的位置和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前侧位置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在燃气热水器的位置和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鑫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市鑫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8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