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生产S蜡的氧化废液生产铬鞣剂的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0333.6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2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胜;罗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众一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C3/06 | 分类号: | C14C3/06;C01G37/08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姜开远 |
地址: | 65500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产 氧化 废液 鞣剂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进一步属于褐煤蜡深加工、皮革化学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产S蜡的氧化废液生产铬鞣剂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褐煤蜡和脱脂蜡(包括轻度氧化蜡-棕蜡)由于颜色比较深,并且含有一定杂质(树脂和地沥青),在应用上受到了很大影响和限制;国际上80%以上的褐煤蜡转变成浅色精制蜡,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升级、提升企业经济性、延长产业链,才能规避褐煤蜡低水平、低价值市场竞争。而生产S蜡时经常会用到铬制剂进行氧化,所形成的氧化废液由于回收成本高而经常被浪费掉。近些年皮革行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轻工行业的支柱产业。鞣制过程是皮革加工的关键,其技术效果取决于鞣剂的性能。碱式硫酸铬是鞣剂领域的“第一鞣剂”,在皮革行业需求量非常大。如果利用生产S蜡的氧化废液生产铬鞣剂对于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都是非常有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生产S蜡的氧化废液生产铬鞣剂的方法,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褐煤蜡、重铬酸钠、铬酐、硫酸为原料,经酸化、二段氧化获得氧化废液;以葡萄糖为还原剂,与重铬酸钠配合处理氧化废液,获得铬鞣液;铬鞣液经干燥、脱水获得铬鞣剂,具体为:
A、生产准备:选择树脂含量<5%的褐煤蜡,分别准备质量百分比45~55%的铬酐溶液、重铬酸钠溶液,以及含浓硫酸质量百分比45~55%的氧化酸液、含葡萄糖质量百分比为40~60%的葡萄糖溶液;
B、酸化工序:在氧化还原釜中加入其总容积20~30%的氧化酸液,按加入氧化酸液重量的25~35%加入褐煤蜡,加热至85~95℃,启动搅拌并持续50~70min;
C、二段氧化工序:将褐煤蜡重量1.5~2.5倍的重铬酸钠溶液缓慢加入氧化还原釜,以维持反应温度在105~110℃为标准控制加入速度,然后以60~100r/min持续搅拌5~6h,待氧化液变为墨绿色,停止反应,静置沉降50~70min后将氧化废液导入氧化废液储罐中,完成一段氧化;然后将褐煤蜡重量1~2倍的氧化酸液、褐煤蜡重量0.5~1倍的铬酐溶液缓慢加入氧化还原釜,以维持反应温度在105~110℃为标准控制加入速度,然后以60~100r/min持续搅拌2~3h,待氧化液变为墨绿色,停止反应,静置沉降50~70min;将蜡液导出,氧化废液导入氧化废液储罐中,完成二段氧化;
D、氧化废液还原工序:测定氧化废液的酸值后将氧化废液加入调制反应釜中,加入量为调制反应釜总容积的30~50%;按反应式Na2Cr2O7+4H2SO4 → Na2SO4 + Cr2(SO4)3+4H2O+3{O}计算重铬酸钠溶液的理论加入量,按反应式4Na2Cr2O7+12H2SO4 +C6H12O6→8Cr(OH)SO4+4Na2SO4 +6CO2↑+14H2O计算葡萄糖溶液的理论加入量,按理论加入量取重铬酸钠溶液、按理论加入量的110%取葡萄糖溶液,然后缓慢加入调制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在105~110℃下持续反应60~120min,直至氧化液变为墨绿色、pH值6~7,然后将铬鞣液导入铬鞣液中间槽,静置、陈化300~480min,直至pH值8~9;
E、铬鞣液干燥脱水工序:将陈化后的铬鞣液送入干燥塔中干燥脱水,脱水至含水量<5%,经分离器收集获得铬鞣剂,由输送带送至成品仓中。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
A步骤所述铬酐溶液、重铬酸钠溶液、氧化酸液、葡萄糖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50%;B步骤中按氧化酸液重量的30%加入褐煤蜡,加热至90℃,以60~100r/min持续搅拌60min;C步骤中加入重铬酸钠溶液的量为褐煤蜡重量的2倍,停止反应后静置沉降60min;D步骤以60~100r/min持续搅拌90min,在铬鞣液中间槽中静置39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众一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曲靖众一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0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