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乒乓球捡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0570.2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9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湘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湘琼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A63B6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乒乓球 捡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用品,具体涉及一种乒乓球捡球器。
背景技术
乒乓球捡球器用于不必弯腰就可以捡起乒乓球。现有的乒乓球捡球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球罩、杆体、球网,球罩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球网覆盖安装在第一开口上,所述杆体连接在所述球罩上。实际观察中发现,乒乓球处于零散状态的时候,很多人并不会选择马上用乒乓球捡球器将乒乓球捡起来,因为较少的散落的乒乓球并不会过多地影响人们继续打乒乓球的兴致,而此时捡起乒乓球会中断打乒乓球的过程。一般是等到散落的乒乓球数量比较多的时候,才会选择将散落在各处的乒乓球捡起来。为了方便起见,人们通常会下意识地用乒乓球捡拾器触碰乒乓球使得散落各处的乒乓球先集中起来,然后再用乒乓球捡拾器把每个乒乓球都收集起来。但是现有的乒乓球捡拾器通常具有一个较为光滑的侧壁,在触碰乒乓球时乒乓球和捡拾器之间会滑动,乒乓球在受到触碰时会较为随机地滚动。因此使得散落各处的乒乓球先集中起来的过程会花费较多时间。此外,即使将乒乓球全部容纳到乒乓球捡球器中,一般还需要弯下腰,或者倒转乒乓球捡球器,将乒乓球倒出来,这样就会耗费人的时间,让人感觉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乒乓球捡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乒乓球捡球器,包括球罩、杆体、球网,所述球罩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球网覆盖安装在第一开口上,所述杆体连接在所述球罩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球门、拉绳,所述球罩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出球门转动安装在第二开口上,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出球门,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杆体上。
前述的乒乓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杆体上,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拉绳与杆体的相对位置。
前述的乒乓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本体,第一限位件本体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件本体与杆体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穿过所述限位孔。
前述的乒乓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有多个。
前述的乒乓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球门上设置有磁铁件,所述球罩和出球门之间通过磁铁件相连。
前述的乒乓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出球门和第二开口之间活动范围的第二限位件。
前述的乒乓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呈条状结构,所述第二限位件跨接在所述第二开口上。
前述的乒乓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罩呈立方形结构。
前述的乒乓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罩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前述的乒乓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橡胶防滑片。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乒乓球捡球器能够有效快速地使得散落的乒乓球聚集起来,且可以方便地倒出收集的乒乓球,不用人为弯腰或者倒转乒乓球捡球器,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乒乓球捡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乒乓球捡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乒乓球捡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球罩,2、杆体,3、球网,4、第一开口,5、出球门,6、拉绳,7、第二开口,8、拉绳的一端,9、拉绳的另一端,10、第一限位件,11、第一限位件本体,12、限位孔,13、磁铁件,14、第二限位件,15、防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2所示,乒乓球捡球器,包括球罩、杆体、球网,球罩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球网覆盖安装在第一开口上,杆体连接在球罩上,还包括出球门、拉绳,球罩上设置有第二开口,出球门转动安装在第二开口上,拉绳的一端连接出球门,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杆体上。实际使用时,如果要将收集乒乓球,就将球罩上的球网压在乒乓球上,然后乒乓球就会通过球网上的缝隙进入球罩,这一点现有技术已有说明。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设置了拉绳,此时,如果要倒出收集的乒乓球,不用人为弯腰或者倒转乒乓球捡球器,只需拉动拉绳就可以打开出球门,倒出乒乓球。倒出后,松开拉绳,出球门就在重力下自动封闭第二开口。为了更好地封闭第二开口,出球门上设置有磁铁件,球罩和出球门之间通过磁铁件相连。这样,磁铁件在没有拉绳拉动时可以有效地帮助出球门封闭第二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湘琼,未经李湘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0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画棒绘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胸胁痛的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