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40677.7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9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达索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支架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固定装置在各类电子产品和机电产品中十分常见,用于将待固定组件安装在支架上。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螺母将待固定组件安装在支架上,但是常用的六角螺母在装设入支架之后就不能再随意调整,也不便于进一步锁固,因此必须在放入待固定组件之前,首先应当将固定结构组装好,然后从支架的开口端放置在支架上,然后移动到需要固定的位置,最后再用六角螺母将待固定件锁固在需要固定的位置。如果一开始漏放了,则需要将待固定组件全部拆除,再按照前述步骤重新放入,造成了效率低下的弊端。
因此,急需一种便于安装的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其包括支架、压片、固定件以及螺杆,所述支架的截面呈“凹”字形,且所述支架的底部有下开口,所述支架的凹槽部的截面呈“ ”字形,且所述凹槽部的侧壁顶部向内侧形成一凸部,对应的一对凸部之间形成上开口;所述压片包括底部,和与底部垂直的两个侧部,且每个侧部的顶端向外延伸出一端压接部,所述底部上还设有开孔;所述固定件的截面呈半圆形,且包括贯通的螺丝孔,所述固定件的最大圆弧高度小于所述支架上开口的宽度,以使得所述固定件能够侧立着从所述上开口置于所述凹槽部。
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安装既简便又灵活。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具体结构身份和优点。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2所示为图1的分解图;
图3所示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参考。尽管本发明通过这些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涵盖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发明精神和发明范围内的所有替代物、变体和等同物。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架10、压片12、固定件14以及螺杆16。
如图所示,支架10的截面呈“凹”字形,且所述支架10的底部有下开口100,用于进一步与其他组件组合。所述支架10的凹槽部102的截面呈“”字形,且所述凹槽部102的侧壁顶部向内侧形成一凸部104,对应的一对凸部104之间形成上开口106。
压片12包括底部120,和与底部120垂直的两个侧部122,且每个侧部122的顶端向外延伸出一端压接部124。所述底部120上还设有开孔1201。
固定件14的截面呈半圆形,且包括贯通的螺丝孔1401。所述固定件14的最大圆弧高度小于支架10的上开口106的宽度,以使得固定件14能够侧立着从所述上开口106置于凹槽部102。
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安装步骤如下:将固定件14侧立着上开口106放入凹槽部102内,再将螺杆16依次穿过压片12的开孔1201以及上开口106,最后螺旋装入固定件14的螺丝孔1401内。调整螺杆16将待固定组件的框架(未图示出)固定于压件12和支架10之间。由于固定件14的宽度大于上开口104的宽度,因此调整了位置的固定件14不会从上开口106脱出。此外,固定件14的长度大于凹槽部102两侧壁的距离,因此调整了位置的固定件14不会在凹槽部102内旋转。
采用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了漏放,也无需拆开待固定组件,只需要按照前述安装步骤在对应漏放的位置将固定件14放入支架10的凹槽部102即可。
在此使用之措辞和表达都是用于说明而非限制,使用这些措辞和表达并不将在此图示和描述的身份之任何等同物或部分等同物排出在发明范围之外,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能存在各种修改。其他的修改、变体和替代物也可能存在。因此,权利要求旨在涵盖所有此类等同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达索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达索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0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处理器以及相关的操作方法
- 下一篇:多操作数四则混合定点算术运算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