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铁路信号继电器接触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41100.8 申请日: 2013-12-04
公开(公告)号: CN104701091A 公开(公告)日: 2015-06-10
发明(设计)人: 曹云东;王贝贝;刘晓明;刘超;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H01H50/54 分类号: H01H50/54
代理公司: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代理人: 韩辉
地址: 110187 辽宁省沈阳***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铁路信号 继电器 接触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弹力式铁路信号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新型接触系统的弹力式铁路信号继电器,属于低压电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弹力式铁路信号继电器接触系统一般采用拉杆+限位架或者拉杆+挡片的结构。前者对工艺要求高,安装比较困难;后者抗振性能差,可靠性不高。而且两者的动作不灵敏,返回系数较低,抗振抗冲击能力弱。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对铁路信号继电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针对现有铁路信号继电器接触系统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简易、动作灵敏、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的新型铁路信号继电器接触系统。

本发明给出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型铁路信号继电器接触系统, 其特征是:包括动簧片、静簧片、拉杆、止片和压片,其中所述的动簧片和静簧片压入基座,所述的静触点分为前接点和后接点,所述的拉杆连接动簧片和衔铁,通过顶端设置的凹槽与动簧片挈合在一起,所述的止片和压片安装在静簧片两侧。

在衔铁未动作之前,压片为带有前接点的静簧片提供压力使其压向动簧片,从而使前接点紧密闭合。带有后接点的静簧片被止片阻挡,从而使后接点无法接触,处于断开状态。

当线圈通入电流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时,衔铁动作并带动拉杆移动,拉杆移动则带动动簧片移动。

当动簧片移动时,带动动触头逐渐离开前接点,挡片会阻止带有前接点的静簧片移动,从而使前接点断开。

动簧片继续移动,带动动触头逐渐接触后接点,直至衔铁运动结束,动触点与后接点紧密接触,从而使后接点接通。

衔铁运动结束后,带有后接点的静簧片被压片压向动簧片,使动静触点紧密接合,具有良好的抗振性。

当线圈失电衔铁离开铁心时,带动拉杆移动,拉杆移动并带动动簧片移动,动簧片移动带动动触头逐渐离开后接点,同时,压片产生的压力会助推动簧片离开,止片会阻止带有后接点的静簧片移动,从而使后接点迅速可靠地断开。

拉杆移动带动动簧片继续移动。动簧片移动带动动触头逐渐接触前接点,直至衔铁运动结束,动触点与前接点紧密接触,从而使前接点接通。带有前接点的静簧片被压片压向动簧片,使动静触点紧密接合,具有良好的抗振性。

本发明通过压片和止片的合理设计及配合,有效地提高了铁路信号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并且提高了抗振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① 通过止片来限制静簧片的位置,代替了限位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② 动静触点闭合后,压片向静簧片施加压力,使动静触点紧密压合,减少接触电阻,提高导电性能。

③ 后接点断开时,压片助推动簧片离开静簧片,使动静触点迅速断开,提高继电器灵敏性,一定程度上使返回电流升高,从而提高继电器返回系数。

④ 通过压片和止片的良好配合,可以显著提升继电器接触系统的抗振抗冲击性能,使其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衔铁吸合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衔铁吸合后示意图。

图中标记:1—衔铁 , 2—铁芯柱 , 3—线圈 ,4—外壳, 5—轭铁 , 6—底座,7—静簧片 , 8—动簧片 , 9—绝缘拉杆 ,10—止片, 11—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这种新型铁路信号继电器接触系统为C型弹力式直流继电器, 线圈3缠绕在铁芯柱2上,轭铁5安装在底座6上。衔铁1和绝缘拉杆9相连。动簧片8和静簧片9压入基座,静触点分为前接点和后接点,绝缘拉杆连接动簧片8和衔铁1,绝缘拉杆9通过顶端设置的凹槽与动簧片8挈合在一起,刚性止片10和弹性压片9安装在静簧片7两侧,底端压入基座中。

衔铁动作后,带有前接点的静簧片7在刚性止片10的阻挡下,与动触头断开;带有后接点的静簧片7在弹性压片9的挤压作用下,与动触头紧密结合。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在衔铁未动作之前,压片为带有前接点的静簧片提供压力,使其压向动簧片,从而使前接点处于闭合状态。带有后接点的静簧片被止片阻挡,从而使后接点无法接触,处于断开状态。

当衔铁动作时,会带动拉杆移动,拉杆移动会带动动簧片移动,带动动触头逐渐离开前接点,止片会阻止带有前接点的静簧片移动,从而使前接点断开。动簧片继续移动,带动动触头逐渐接触后接点,直至衔铁运动结束,动触点与后接点紧密接触,从而使后接点接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1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