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2593.7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忠;陈劲松;梁守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6 | 代理人: | 沈祖锋,郝明琴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合成孔径雷达 数据 地物 三维 距离 度量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已成为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发展趋势,POLSAR能够得到更丰富的目标信息,在农业、林业、军事、地质学、水文学和海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土地覆盖分类是POLSAR的重要应用之一,相比于单极化SAR,POLSAR所提取的极化参数能有效地反应地物的生物、物理参数,能够提高地物分类的精度。
POLSAR通过测量地面每个分辨单元内的散射回波,获得其极化散射矩阵。在POLSAR数据多视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窗口内的集合平均运算,这个过程会损失一些目标信息。多视处理降低了SAR图像的噪声,但同时使得分辨单元内的多个目标由单一的极化相干矩阵/协方差矩阵来表示,在此种情况下所进行的可分性度量难以准确描述两类地物之间的差别。
由于散射过程的复杂性,通过直接分析极化相干矩阵/协方差矩阵来研究特定散射体的物理特性是极其困难的。为了更好的描述多视POLSAR数据的地物特征,各国学者研究了多种目标分解方法,如Barnes-Holm(巴内斯-霍尔姆)分解、Cloude(克劳德)分解、Freeman(弗里曼)分解。
上述目标分解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地物分类中,然而,现有技术中尚没有将此类分解方法与类别可分性进行结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多视处理,构造描述目标的极化相干矩阵;根据先验信息在全极化SAR图像极化相干矩阵中任意选择两类地物;将地物用三分量进行描述;对三分量分别计算距离,构造描述地物之间差别的三维距离;三维距离融合,作为地物分类的判别准则。
其中,所述的多视处理是对单视数据的n*m窗口平均,并将地物目标以极化相干矩阵形式表示。
所述的先验信息是预先知道的信息。
所述的三分量指:极化散射总功率Span、点目标散射分量T0、分布目标散射分量TN。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系统,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处理模块、选择模块、描述模块、构造模块及融合模块,其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设多视处理,构造描述目标的极化相干矩阵;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先验信息在全极化SAR图像极化相干矩阵中任意选择两类地物;所述描述模块用于将地物用三分量极进行描述;所述构造模块用于对三分量分别计算距离,构造描述地物之间差别的三维距离;所述融合模块用于三维距离融合,作为地物分类的判别准则。
其中,所述的多视处理是对单视数据的n*m窗口平均,并将地物目标以极化相干矩阵形式表示。
所述的先验信息是预先知道的信息。
所述的三分量指:极化散射总功率Span、点目标散射分量T0、分布目标散射分量TN。
本发明所提供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及系统。更加突出不同地物之间的差别,同时减少了同类地物之间的差别,原理简单、计算方便,能够有效提高地物分类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系统的硬件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较佳实施例的作业流程图。
步骤S401,多视处理,构造描述目标的极化相干矩阵。具体如下:
所述的多视处理是对单视数据的n*m窗口平均,并将地物目标以极化相干矩阵形式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25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