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防渗透蒸煮袋及其纳米粘结剂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2828.2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0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洪波;陈惠平;阎秋生;潘继生;余秋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挚信彩印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15/085 | 分类号: | B32B15/085;B32B27/08;B32B7/12;C09J175/04;C09J163/00;B65D3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572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渗透 蒸煮袋 及其 粘结 制作方法 | ||
1.一种纳米防渗透蒸煮袋,由纳米复合膜制作而成,其特征在于,纳米复合膜包括通过纳米粘结剂依次连接的内层薄膜(1)和外层薄膜(7),纳米粘结剂渗透进入内层薄膜(1)中的内层薄膜微孔(2)中形成根须(4),纳米粘结剂渗透进入外层薄膜(7)中的外层薄膜微孔(8)中也形成根须(4),且在内层薄膜(1)内的根须(4)与外层薄膜(7)内的根须(4)之间形成胶粘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防渗透蒸煮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薄膜(1)与外层薄膜(7)之间还设有通过纳米粘结剂连接的中间阻隔层(5),纳米粘结剂渗透进入中间阻隔层(5)中的中间阻隔层微孔(6)中形成根须(4),且在内层薄膜(1)内的根须(4)与中间阻隔层(5)内的根须(4)之间形成胶粘层(3),中间阻隔层(5)内的根须(4)与外层薄膜(7)内的根须(4)之间也形成胶粘层(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防渗透蒸煮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薄膜(1)与外层薄膜(7)之间设有通过纳米粘结剂连接有若干中间阻隔层(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防渗透蒸煮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薄膜(1)的材料为聚丙烯薄膜CPP或高密度聚乙烯薄膜HDPE,中间阻隔层(5)的材料为铝箔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PVDC或聚乙烯醇薄膜PVA,外层薄膜(7)的材料为尼龙薄膜PA或聚酯薄膜PET。
5.一种制作纳米防渗透蒸煮袋的纳米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粘结剂包括如下组份:纳米耦合剂3wt%~7wt%、不含双芬A的BPF环氧树脂4wt%~10wt%、聚氨酯粘合剂83wt%~93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粘合剂为含主胶和固化剂的不含双芬A的无毒无害粘合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粘合剂包括如下组份:二甘醇10wt%~17wt%、醋酸乙酯42wt%~48wt%、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wt%~6wt%、1.2一丙二醇2wt%~3wt%、间苯二甲酸5.5wt%~6wt%、癸二酸20wt%~37.5wt%。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耦合剂为粒度在30nm~120nm之间的纳米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Ag-SiO2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9.一种纳米粘结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质量百分数将癸二酸和二甘醇混合,加温至180~240℃的某一温度下在氮气和胺类催化剂下恒温发酵20~30小时,然后按质量百分数加入1.2一丙二醇和间苯二甲酸,在170~230℃的某一温度下恒温发酵10~20小时;将发酵后的材料在0.5~0.8Mpa大气压设备中,生成中间原料聚氨酯及废水、废醇;将生成的原料聚氨酯加入上述质量分数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后慢慢升温至60~120℃,形成主胶;将上述质量分数醋酸乙酯加入主胶,升温至70~110℃,形成聚氨酯粘合剂;
2)将3wt%~7wt%的纳米耦合剂和4wt%~10wt%的不含双芬A的DPF0环氧树脂混合,放入超声波振动器中振动20~40分钟,形成纳米环氧树脂;
3)将纳米环氧树脂与83wt%~93wt%的绿色聚氨酯粘合剂混合,放入搅拌机中在60~80℃下搅拌1~2小时,真空脱泡;
4)在超声波振动器中超声振动30~60分钟,静置1~2天,形成纳米粘结剂。
10.一种纳米防渗透蒸煮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复合膜通过干式复合法制作,将纳米粘结剂复合到内层薄膜(1)、中间阻隔层(5)和外层薄膜(7)之间后,需要放置于温控房中在40~80℃下熟化1~3天,形成根须(4)及胶粘层(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挚信彩印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挚信彩印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28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头组件、丝网印刷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瓦楞机的上浆辊保护机构及其上浆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