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酸锦纶织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43343.5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5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44;C08G18/32;C08G18/30;D06M15/572;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锦纶 织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锦纶织物的加工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防酸锦纶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酸的应用范围和用量也在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三酸(硫酸、硝酸、盐酸)年消耗量达30万吨左右,使用范围涉及石油、化工、机械、电镀、有色冶炼、蓄电池等行业。在酸的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因其有腐蚀性和浸透性,与酸接触的工作人员需穿着防酸防护服,以保证人身和生产安全。锦纶织物作为防酸服装织物,手感较柔软,弹性和耐磨性好,但遇酸侵蚀,酸液会从织物空隙渗透进入接触人体,灼伤人体,也会溶解纤维,造成织物破损,酸液接触人体,灼伤人体。所以要对织物进行防酸整理,防止酸液渗透织物和溶解织物纤维,防止灼伤人体,目前织物使用最多的防酸整理剂是有机氟,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全氟辛烷黄酰基化合物(PFOS),但是,PFOS是目前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危害,美国环境保护署和欧盟委员会先后发布了关于限制PFOS销售和使用的法令。因此,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研发新型防酸织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锦纶织物遇酸侵蚀,酸液会从织物空隙渗透进入接触人体,灼伤人体,也会溶解纤维,造成织物破损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耐酸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份配制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酸锦纶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酸聚氨酯树脂:在反应釜中加入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聚氧化丙烯醚多元醇10-1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13%、聚碳酸酯5-10%、ε-己内酯2-5%、丁酮45-57%、扩链剂HER1-2%和抗氧剂CXAO0.3-1.0%,在70-80℃反应1-1.5小时,然后加入剩余聚碳酸酯搅拌增粘,再加入乙二醇0.3-1.0%封端;
步骤2):将耐酸聚氨酯树脂、丁酮和交联剂CA-860D在40-50℃充分混合均匀,制成防酸加固胶,将该防酸加固胶喷淋到锦纶织物正面,使其在锦纶织物表面形成防酸膜;在锦纶织物背面用防酸加固胶涂层,涂层后一部分胶渗透到织物组织空隙中,一部分胶留在织物表面,然后对已涂覆防酸加固胶的锦纶织物背面进行烘干;
步骤3):采用浸渍法,使用防水整理工作液对步骤2)制得的锦纶织物进行防水整理,使整个锦纶织物表面形成防水拒水膜,浸渍完毕后,将锦纶织物进行脱水2-3min;
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锦纶织物在温度为170-180℃下焙烘1-2min,制得防酸锦纶织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防酸整理剂经聚碳酸酯增粘后,其中聚氧化丙烯醚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碳酸酯和ε-己内酯的质量含量为50%时加入乙二醇封端。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防酸加固胶中各组份的重量比为:耐酸聚氨酯树脂:丁酮:交联剂CA-860D=0.8-1:0.7-1:0.6-0.9。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防酸加固胶喷淋于锦纶织物正面的用量为45-50g/m2;防酸加固胶涂布于锦纶织物背面的用量为70-90g/m2。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烘干的工艺参数为:温度为100-110℃,烘干时间为3-5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防水整理工作液的各组份的重量比为防水剂AG-7600:交联剂FM-01:水=2-4:0.5-1.5:90-110。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防水整理工作液的用量为1000-1200kg/100kg锦纶织物。
本发明先制备防酸整理剂,再制备喷淋和涂层防酸加固胶,将锦纶织物正面喷淋防酸加固胶,在锦纶织物表面形成防酸膜,增加锦纶织物表面的耐酸性,再在锦纶织物背面用防酸加固胶涂层,进一步增强锦纶织物组织的耐酸性,同时使锦纶织物组织捆绑在一起,增加锦纶织物组织的牢度,提高锦纶织物强力,并确保锦纶织物加工和使用时不脱散,最后对锦纶织物进行防水整理,在整个锦纶织物表面进一步形成防水、拒水膜,进一步提高了锦纶织物的防酸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33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压路机用斜交轮胎胎面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