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杂废塑料瓶/桶/壶材料再生加工改性剂及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44026.5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5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邓丽;邓军;邓忠权;陈绪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塑联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6 | 分类号: | C08L51/06;C08L51/08;C08L51/00;C08L23/08;C08L31/04;C08L23/28;C08F291/00;C08F291/12;C08F291/06;C08F291/04;C08F222/06;B29B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2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杂 塑料瓶 材料 再生 加工 改性 使用方法 | ||
1.一种混杂废塑料瓶/桶/壶材料再生加工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以下组份:
马来酸酐1~4;氯化聚乙烯2~3.5;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6;所述的改性剂配制工艺为:采用剂量混配工艺,将上述改性剂原料按配方比例一起投入温度为110~130℃高速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后,出料冷却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杂废塑料瓶/桶/壶材料再生加工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以下组份:
马来酸酐1.3~3.8;氯化聚乙烯2.1~3.2;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3~5.8;所述的混料机中的温度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杂废塑料瓶/桶/壶材料再生加工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以下组份:
马来酸酐2.5;氯化聚乙烯2.8;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5。
4.一种混杂废塑料瓶/桶/壶材料再生加工改性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一)将废弃混杂塑料分类得到PE、PP类以及PA、PET、PVC混杂废塑料瓶/桶/壶毛料;
(二)将上述分类得到的各类混杂废塑料瓶/桶/壶材料粉碎、清洗、脱水和烘干除湿后得到各类混杂废塑料瓶/桶/壶原料,再将所述混杂废塑料瓶/桶/壶原料进行检测;
(三)根据上述(二)检测的结果,将所述的混杂废塑料瓶/桶/壶材料再生加工改性剂与所述的混杂废塑料瓶/桶/壶原料混合,所述的配制好的改性剂用量为混合后总重量的2~7%,在常温下升温至105~110℃,使所述的混杂废塑料原料与改性剂接枝反应,然后常温冷却备用;
(四)将步骤(三)所述的备用物,用塑料造粒机在170~215℃温度条件下造粒,造粒时间为16~20分钟,制成改性后的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杂废塑料瓶/桶/壶材料再生加工改性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的温度为185℃—215℃,造粒时间为18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塑联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未经中塑联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40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微米多尺度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