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管式多介质气体加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4119.8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2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伟;王瑞广;姚文志;钱会敏;赵建民;韩海永;王磊;李乐;姜铁军;曹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能北方热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1900 天津市蓟县邦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介质 气体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热管式多介质气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烟道高温废气的温度一般为200-500℃不等,常规处理方式为通过烟囱排向大气中,高温热量不能得到回收,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为了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出现了利用废气余热加热的加热装置。但是,当二种或二种以上气态冷介质需要加热时,常规需要制作两台或两台以上加热装置来满足冷介质升温,这样不仅增加了加热装置的制作成本,而且体积大。
经过检索,未发现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管式多介质气体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可同时进行二种或二种以上气态冷介质加热,不仅成本低,而且体积小。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管式多介质气体加热装置,包括外壳、多个热管组件、高温气体进口、高温气体出口、低温气体进口、低温气体出口、上隔板、下隔板,所述外壳内竖直间隔安装有多个热管组件,该外壳中部横向间隔安装有上隔板及下隔板,从而将热管组件分割成冷介质段、中间隔热段及热介质段,所述热介质端的外壳两侧分别制有供高温气体进、出的高温气体进口和高温气体出口;所述冷介质段通过多个竖直间隔设置的竖隔板将其分割成多小冷介质段,每个小冷介质段的外壳两侧分别制有供低温气体进、出的低温气体进口和低温气体出口。
而且,所述竖隔板为一个。
而且,所述热管组件的换热面为翅片式或光管式结构。
而且,所述外壳底部四个边角处分别安装有支撑腿。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加热装置采用热管式双管板放热和吸热端结构,以工业烟道高温废气为热介质,通过热管相变传热,将热量传递给气态冷介质;通过竖隔板将冷介质段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因而可进行两种气态冷介质同时加热,升温至预定的温度方可使用。
2、本加热装置通过上隔板和下隔板将热管组件分割成冷介质段、中间隔热段及热介质段,从而使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彻底分离,不会混合;中间隔热段可保证即便在气态冷、热介质发生泄露的条件下,不会相互混合,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3、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体积小,寿命不低于10年,生产负荷可随意调节,热效率高、管理成本低,其主要目的是回收工业烟道高温废气的余热进行再利用,又能同时为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气态冷介质加热,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热管式多介质气体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6、多个热管组件1、高温气体进口2、高温气体出口8、低温气体进口7、低温气体出口5、上隔板4、下隔板3,所述外壳底部四个边角处分别安装有支撑腿9,该外壳内竖直间隔安装有多个热管组件,该热管组件的下部为吸热端、上部为放热端,该外壳中部横向间隔安装有上隔板及下隔板,从而将热管组件分割成冷介质段、中间隔热段及热介质段,所述热介质端的外壳两侧分别制有供高温气体进、出的高温气体进口和高温气体出口;所述冷介质段通过竖直设置的竖隔板10将其分割成左、右设置的小冷介质段,如图2所示,每个小冷介质段的外壳两侧分别制有供低温气体进、出的低温气体进口和低温气体出口,因而可将二种不同的气态冷介质分离,分别进行换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组件的换热面为翅片式或光管式结构,在烟气含尘量大的环境下,热管组件的换热面可采用光管式结构,防止设备内部积灰结垢;在烟气洁净或含尘量较小的环境下,热管组件的换热面可采用翅片式结构,有效强化设备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将热管组件分割成冷介质段、中间隔热段及热介质段,从而使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彻底分离,不会混合;中间隔热段可保证即便在气态冷、热介质发生泄露的条件下,不会相互混合,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能北方热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能北方热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41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消息监控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插式节能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