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地下空间中的桩改造为柱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46576.0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9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0001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空间 中的 改造 方法 | ||
1.一种将地下空间中的桩改造为柱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先对桩(1)的上部表面进行清理;
2)选取二个与桩的直径相适应的半圆环型钢筒(2),将其包裹在桩的上部表面,使桩处于两个半圆环型钢筒的中心;
3)在两个半圆环型钢筒之间的结合部位(3)进行电焊作业,使两个半圆环型钢筒相互焊接成一个整体并且将桩牢牢地包裹在其中;
4)待焊接处冷却后,将桩与半圆环型钢筒之间的缝隙(4)用混凝土或者灌浆料填满,即成为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地下空间中的桩改造为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环型钢筒的内部直径要略大于桩的外部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将地下空间中的桩改造为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是将桩的上部表面松动的浮石及尘土去除干净。
4.一种将地下空间中的桩改造为柱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先对桩的裸露表面进行清理;
2)在清理部位的外围绑扎钢筋笼,并搭设模板;
3)在模板中浇筑混凝土或者灌浆料,使之与钢筋笼及桩牢固地凝固为一体;
4)待混凝土养生成型达到应有的强度时,拆除模板;即成为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将地下空间中的桩改造为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是将桩的上部表面松动的浮石及尘土去除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65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