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7030.7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3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朱庆山;李洪钟;芦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21/02;F27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加热炉 | ||
1.一种可视化加热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管(1)和中管(2);所述内管(1)外壁装有加热元件(8);所述中管(2)外壁设有保温涂层(9),保温涂层(9)的纵向中间部分留有观察窗口(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口(15)沿轴向或径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观察窗口(15)的长度为20~300mm,宽度为5~100mm;
优选地,所述观察窗口(15)的长度为30~80mm,宽度为10~30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视化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在中管(2)外还设有外管(3);
优选地,在内管(1)内侧设有热电偶(10);
优选地,所述内管(1)、中管(2)和外管(3)为石英管。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可视化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中管(2)和外管(3)通过炉底(4)和炉盖(5)固定;
优选地,所述炉底(4)和炉盖(5)通过不锈钢支撑杆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可视化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外壁设有螺旋状凹槽(14),用于支撑加热元件(8);或,所述内管(1)外壁设置支撑架(13),在支撑架(13)上设有卡槽(16),用于支撑加热元件(8);
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8)的两端从炉底(4)引出,连接控制电源。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可视化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的直径为30~100mm,优选60mm;
优选地,所述中管(2)的直径为100~150mm,进一步优选105mm;
优选地,所述外管(3)的直径为150~250mm;
优选地,所述内管(1)、中管(2)和外管(3)的高度为100~800mm,进一步优选300-400mm。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可视化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8)为镍铬合金电阻丝、硅碳棒或硅钼棒;优选地,镍铬合金电阻丝的直径为0.5~2mm,进一步优选1mm。
8.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可视化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涂层(9)为银、锡、钛、金、铜、镁、锰、钼、钨或锆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合金涂层;或,所述保温涂层(9)为钛、锆、锰、镁、铜、镍或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涂层;
优选地,所述保温涂层(9)的厚度为5~500nm,进一步优选为50~200nm。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可视化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加热炉的加热功率为500~5000W,加热温度范围为100~1100℃,升温速率为5~5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70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复合材料加工的压迫式铣磨刀具
- 下一篇:一种蒙皮数控加工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