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冷、液冷两用散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8533.6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凯;马文礼;王明富;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孟卜娟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冷 两用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液冷两用散热器,适用于热电制冷器的散热。
背景技术
热电制冷器是基于帕尔贴效应的一种小型制冷器,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在高灵敏度相机以及一些其他成像器件上有广泛的应用。热电制冷器的制冷温度与其热端温度相关,热电制冷器热端温度愈低,制冷温度也愈低。而热电制冷器热端温度由所使用的散热器决定。
当前所使用的散热器根据散热方式,可分为两类:风冷和液冷。风冷散热器使用简单,使用时无需特殊附件。但散热效果受环境温度影响,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散热效果不佳。液冷散热器散热效果好,受环境温度影响小,但需要连接输送冷却液的管道,以及提供冷却液的设备,容易受设备制约。因此,若有一种风冷、液冷两用散热器,能够根据使用的客观条件以及制冷目标,方便切换散热方式,必能消除散热对热电制冷器制冷效果的制约,极大提高热电制冷器对使用环境的适应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热电制冷器对新型散热器的需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冷、液冷两用散热器,能够方便的在风冷与液冷间切换,极大提高热电制冷器对使用环境的适应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冷、液冷两用散热器,由底板、液冷板、液冷上盖、风扇、散热翅片和热管组成,热管被折弯成U字形,中段水平部分被焊在底板与液冷板共同预留的孔洞中,散热翅片上设有圆形安装孔且安装孔带有卷边,热管U字形竖直部分穿该安装孔,与散热翅片焊接在一起,多个散热翅片被相同方法焊接在热管上,构成风冷的主要散热面,风扇安装在与散热翅片平面垂直的面上,液冷上盖安装在散热翅片与液冷板之间的位置,与液冷板通过螺钉与密封圈密封连接,防止漏液,液冷上盖上设有冷却液出口与冷却液入口。
进一步的,底板与液冷板预留的孔洞与热管水平段尺寸匹配。
进一步的,所使用热管直径为6mm,热管数量为3-5根。
进一步的,散热翅片的厚度为0.5-1mm,翅片间的距离为2-3mm。
进一步的,散热翅片与液冷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液冷上盖厚度。
进一步的,该两用散热器作为热电制冷器的热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出的风冷、液冷两用散热器,能够方便的在风冷与液冷间切换,能打破使用单一散热方式时,使用环境对热电制冷器性能带来的局限。
(2)、本发明提出的风冷、液冷两用散热器,将液冷板焊接在底板与热管之上,既能保证液冷效果,也不会因引入液冷而影响风冷的效果。
(3)、本发明提出的风冷、液冷两用散热器,使用翅片式散热器作为风冷散热器部分,通过热管,将热量由底座传递至翅片,再散到环境中,能够有效保证使用风冷时,散热的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风冷、液冷两用散热器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底板、2为液冷板、3为液冷上盖、4为冷却液出口、5为冷却液入口、6为风扇、7为散热翅片、8为热管。
图2为底板与液冷板共同预留孔洞示意图。其中1为底板、2为液冷板、9为预留孔洞。
图3为散热翅片结构示意图。A为翅片前视图、B为俯视图、H为翅片安装孔卷边高度、10为翅片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一种风冷、液冷两用散热器,如图1所示,它由底板1、液冷板2、液冷上盖3、风扇6、散热翅片7、热管8组成。热管8直径为6mm,热管数量为3-5根。外形被折弯成U字形,中段水平部分被焊在底板1与液冷板2共同预留的孔洞中,要求该孔洞与热管水平段尺寸匹配。散热翅片7上设有圆孔,热管8U字形竖直部分穿该圆孔,与散热翅片焊接在一起。多个散热翅片被相同方法焊接在热管上,构成风冷的主要散热面。散热翅片的厚度为0.5-1mm,翅片间的距离为2-3mm。风扇6安装在与散热翅片7平面垂直的面上。散热翅片7与液冷板2之间的间距大于液冷上盖3厚度。液冷上盖3安装在散热翅片7与液冷板2之间的位置,与液冷板2通过螺钉与密封圈密封连接,防止漏液。液冷上盖3上设有冷却液出口4与冷却液入口5。
底板1与液冷板2预留孔洞如图2所示。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底板1与液冷板2的接触面上各自开槽,两者拼合后恰好形成孔洞9。要求所形成的孔洞尺寸以及孔洞间的间距与热管相应尺寸匹配,热管能够焊接在该孔洞中。
散热翅片上设置的安装孔应如图3所示,孔边缘应卷边,以拓展翅片与热管的接触面积,利于热管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翅片。卷边的高度H与翅片的间距相同。翅片的安装孔可设成10所示形状,用于添加焊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8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棘轮调节电视机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高效齿轮组合式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