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发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8898.9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0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发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RFID发放方法。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目前,RFID射频识别技术正在高速发展,交通、物流、仓储等多个领域都开始应用RFID技术以完成高效、节能的管理。
通常,一个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阅读器、天线和标签。阅读器通过天线发出电磁脉冲,标签接收这些脉冲并发送已存储的信息到阅读器作为响应。这里,标签是信息存储单元,其特点是形式多样、数量大、体积小、信息唯一性。并且针对不同用途,一张卡可以携带多种标签芯片,按照标签频率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混频等标签类别。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类别标签的发放需要用到不同频段类别的RFID标签发放设备,如果标签类别较多,或者一张卡携带多种标签芯片,就需要用到多个RFID标签发放设备,成本较高,且在多个设备间来回切换效率也低。
或者,由操作者设置复杂的后台软件,来切换RFID标签发放设备的标签信号收发电路,也即工作频段,实现对不同类别标签的发放。若用户不是本行业人员,不了解相关电子术语,就可很难完成上述复杂操作,容易在操作时出错。
针对RFID标签发放设备的工作频段无法自动切换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标签发放还不能实现简单、安全和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FID标签发放方法和设备,旨在实现简单、安全、可靠的发放标签。
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RFID标签发放方法,包括:
感应模块将检测到的感应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所述感应模块将所述电信号传送给信息处理模块;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切换标签信号收发电路;
切换后的所述标签信号收发电路根据后台信息平台的相应指令进行标签收发处理。
优选地,所述感应模块将检测到的感应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之后还包括:
所述感应模块将所述电信号传送给语音模块;
所述语音模块播放语音提示。
优选地,所述切换后的标签信号收发电路根据后台信息平台的相应指令进行标签收发处理之后还包括:
语音模块对所述标签收发处理过程或/和结果进行语音确认提示。
优选地,所述标签收发处理包括标签的清点、杀死、读和写操作中的至少一项操作。
优选地,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切换标签信号收发电路的同时还包括: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切换语音模块的数据单元。
优选地,所述数据单元包括男声数据单元和女声数据单元。
本发明同时提出一种RFID标签发放设备,包括:
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感应信号并将检测到的感应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送所述电信号;
标签信号收发电路,用于根据后台信息平台的相应指令进行标签收发处理;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切换所述标签信号收发电路,与后台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交互。
优选地,还包括:
语音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播放语音提示。
优选地,所述语音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标签收发处理过程或/和结果进行语音确认提示。
优选地,所述标签信号收发电路包括高频电路和超高频电路,所述高频电路识别并收发高频标签信号,所述超高频电路识别并收发超高频标签信号。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RFID标签发放方法和设备,通过感应模块对感应信号的检测和传送,实现了信息处理模块对标签信号收发电路的自动切换,在处理不同频率的标签信号时,无需更换设备或者由操作者设置复杂的后台软件,避免了操作者的操作错误,实现了简单、可靠、安全的发放标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RFID标签发放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RFID标签发放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RFID标签发放设备的标签信号收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RFID标签发放设备的语音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8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