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户外用移动拖拽10千伏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49621.8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8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峰林;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04;H01B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移动 10 千伏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尤其涉及运用于露天煤矿采场移动设备供电的户外用移动拖拽10千伏电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大国,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不断需求,带动了煤炭也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用于煤矿开采用的电缆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用于开采煤炭资源的设备越来越多趋向于大功率化,因此带动了设备连接用的电线电缆趋向于高的电压等级发展。目前市场上用于露天矿业用的电压等级8.7/10kV级别的移动设备供电用的拖拽电缆主要依赖于进口。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户外用移动拖拽10千伏电缆。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户外用移动拖拽10千伏电缆,它是由电缆护套、动力绝缘线芯、地线芯导体和监视线芯组成,所述电缆护套由外向内依次为:护套外层、护套纤维加强层、护套内层和成缆纤维编织层;所述动力绝缘线芯由绝缘金属屏蔽层、绝缘非金属屏蔽层、主线芯外绝缘层、绝缘纤维加强层、主线芯内绝缘层、主线芯导体屏蔽层、主线芯导体从外向内依次挤包而成;所述监视线芯由监视线芯导体和监视线芯绝缘层挤包而成;所述三根动力绝缘线芯成“品”字形挤包,三根动力绝缘线芯接触部外侧依次挤包有两根地线芯导体和一根监视线芯。
所述主线芯导体是采用六类镀锡软铜导体正规绞合而成。
所述监视线芯导体采用六类镀锡软铜导体正规绞合而成。
所述地线芯导体采用六类镀锡软铜导体正规绞合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10千伏电缆电压等级达到8.7/10kV,具有抗老化、耐低温(-40℃),抗磨损,柔软抗扭曲、抗撕裂等特性,该电缆可以在露天煤矿采场、矿场采场等工矿复杂的条件下作移动设备电源连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线芯导体;2、主线芯导体屏蔽层;3、主线芯内绝缘层;4、绝缘纤维加强层;5、主线芯外绝缘层;6、绝缘非金属屏蔽层;7、监视线芯导体;8、监视线芯绝缘层;9、护套外层;10、护套纤维加强层;11、护套内层;12、成缆纤维编织层;13、绝缘金属屏蔽层;14、地线芯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户外用移动拖拽10千伏电缆,它是由电缆护套、动力绝缘线芯、地线芯导体14和监视线芯组成,所述电缆护套由外向内依次为:护套外层9、护套纤维加强层10、护套内层11和成缆纤维编织层12;所述三根动力绝缘线芯成“品”字形挤包,三根动力绝缘线芯接触部外侧依次挤包有两根地线芯导体14和一根监视线芯,护套外层9和护套内层11材料采用氯化聚乙烯橡皮,使用温度范围达到-40℃~90℃;护套纤维加强层10编织密度不超过30%。
所述动力绝缘线芯由绝缘金属屏蔽层13、绝缘非金属屏蔽层6、主线芯外绝缘层5、绝缘纤维加强层4、主线芯内绝缘层3、主线芯导体屏蔽层2、主线芯导体1从外向内依次挤包而成,主线芯导体1是采用六类镀锡软铜导体正规绞合而成;动力绝缘线芯标称截面在35mm2—185mm2 之间;主线芯外绝缘层5和主线芯内绝缘层3材料采用三元乙丙橡皮;绝缘纤维加强层4,其编织密度不超过10%。
所述监视线芯由监视线芯导体7和监视线芯绝缘层8挤包而成,监视线芯导体7采用六类镀锡软铜导体正规绞合而成。
所述地线芯导体14采用六类镀锡软铜导体正规绞合而成。
此10千伏电缆电压等级可以达到8.7/10kV,该电缆可以在露天煤矿采场、矿场采场等工矿复杂的条件下作移动设备电源连接使用,具有抗老化、耐低温(-40℃),抗磨损,柔软抗扭曲、抗撕裂等特性,电气性能好。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9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感测方法与三维感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