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主全回收冷热管回收空气处理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0564.5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7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夏晓宏;邵小元;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市宝钢空调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主 回收 热管 空气 处理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机组,特别是涉及一种自主全回收冷热管回收空气处理机组。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装置,是指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装置。空调的结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四通阀、单向阀毛细管组件等元件。其中,空调压缩机中所指定的一个齿间容积对的工作过程。阴螺杆、阳螺杆转向互相迎合一侧的气体受压缩,这一侧面称为高压区;相反,螺杆转向彼此背离的一侧面齿间容积在扩大并处在吸气阶段,称为低压区。高压区、低压区被阴螺杆、阳螺杆齿面间的接触线分隔开。可以近似地认为:两螺杆轴线所在平面是高、低压力区的分界面。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从而完成制冷循环。毛细管组件包括毛细管和单向阀,其中单向阀普遍应用于空调室外机中,它由辅助毛细管及单向阀组成,空调不同型号的机器的单向阀组件大同小异。在单向阀上有一个箭头,它表示气流只能是按照箭头的方向流动,反向则停止,只能从辅助毛细管通过。单向阀组件安装在室外机的下后方,通常有一块黑颜色的减震块包着,包沥青是起消音的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南北地区温差大,空调吸入和排出的空气温差不同,故浪费的能量就大,即系统运行能量消耗大,系统运行费用高,增加客户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主全回收冷热管回收空气处理机组,其降低系统运行能量消耗,减少系统运行费用,降低客户的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自主全回收冷热管回收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框架、第一排风管、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排风管、热管换热器、第一隔板,第一排风管、第二进风口都位于框架的一侧,第一进风口、第二排风管都位于框架的另一侧,热管换热器位于框架的中间部位且用于热量的传递,第一排风管与一个第一马达连接,第二排风管与一个第二马达连接,第一排风管、第一进风口都位于第一隔板的上方,第二进风口、第二排风管都位于第一隔板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热管换热器之间设有一块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热管换热器包括壳体、第二隔板、冷热管,第二隔板位于壳体的内部中间处,多条冷热管排列在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靠近散热片的一侧设有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冷热管都是永久性密封的。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自主全回收冷热管回收空气处理机组降低系统运行能量消耗,减少系统运行费用,降低客户的成本。本发明具有均温特性好、冷热量大、温差小、冷热响应迅速等特点,而且还具有安装方便、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阻力损失小、进排风流道间便于分隔、互不渗漏等优点,作为空气调节通风、余热回收装置、均温装置等方面的理想节能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主全回收冷热管回收空气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热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自主全回收冷热管回收空气处理机组包括框架1、第一排风管2、第一进风口3、第二进风口4、第二排风管5、热管换热器7、第一隔板8,第一排风管2、第二进风口4都位于框架1的一侧,第一进风口3、第二排风管5都位于框架1的另一侧,热管换热器7位于框架1的中间部位且用于热量的传递,第一排风管2与一个第一马达21连接,第二排风管5与一个第二马达51连接,第一排风管2、第一进风口3都位于第一隔板8的上方,第二进风口4、第二排风管5都位于第一隔板8的下方。
第二进风口4和热管换热器7之间设有一块过滤网6,这样可以有效隔离一些杂物,防止损坏热管换热器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市宝钢空调设备厂,未经靖江市宝钢空调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0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型三球仪
- 下一篇:一种铣刨机模拟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