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亮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点亮装置的照明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1521.9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7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真史;长田晓;姫田正人;泷北久也;松井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亮 装置 以及 使用 照明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亮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点亮装置的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将串联连接了多个LED的LED单元进行驱动的LED驱动装置(例如日本JP2010-55824A(以下称为“文献1”)。
文献1的LED驱动装置具备:连接单元、直流-直流变换单元、放电单元以及通断切换单元。连接单元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接于LED单元。直流-直流变换单元具有平滑电容器,构成为对来自直流电源的直流电源电力进行电力变换。放电单元具有开关元件,构成为形成用于将平滑电容器进行放电的放电路径。通断切换单元构成为切换放电单元的开关元件的通断。
在文献1的LED驱动装置中,当LED单元从连接单元脱开时通断切换单元将放电单元的开关元件从断开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当该放电单元的开关元件从断开状态成为接通状态时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平滑电容器进行放电。由此,在LED驱动装置中当LED单元从连接单元脱开时能够使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出电压下降。因而,能够防止当再次连接LED单元时在LED单元中流动过电流。
然而,在上述的LED驱动装置中,当再次连接具有比第一LED单元的额定电压相对低的额定电压的第二LED单元时,在第二LED单元中有可能流动过电流。即,LED驱动装置还具备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构成为在LED单元从连接单元脱开后、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出电压上升而达到预先设定的上限阈值电压时停止直流-直流变换单元。该上限阈值电压设定为比LED单元稳定时的额定电压高的电压。因此,在使具有比第一LED单元的额定电压相对低的额定电压的第二LED单元点亮的情况下,当该第二LED单元从连接单元脱开时放电单元的开关元件从断开状态变成接通状态为止消耗时间。其结果,有时在第二LED单元中流动过电流。
专利文献1:日本JP2010-55824A
发明内容
发明概要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由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光源部中流动过电流的点亮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点亮装置的照明器具。
本发明是能够将包含LED元件(21)的光源部(20)作为点亮对象进行装卸的点亮装置(10)。点亮装置(10)具备电压变换部(2)、检测部(4)、控制部(3)以及判定部(5)。电压变换部(2)构成为将来自直流电源部(1)的直流电压变换为规定的直流电压(Vout)。检测部(4)构成为检测施加于上述光源部(20)的上述规定的直流电压(Vout)来产生检测电压(VA)。控制部(3)构成为控制上述电压变换部(2)使得流经上述光源部(20)的电流(If)成为固定。判定部(5)构成为判定上述检测部(4)的检测电压(VA)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电压(VS)以上。上述第一基准电压(VS)设定为比上述检测部(4)的上述检测电压(VA)仅大规定电压(Vm)的电压,另外设定为上述第一基准电压(VS)的变动比上述检测电压(VA)的变动慢。上述控制部(3)构成为在由上述判定部(5)判定上述检测部(4)的上述检测电压(VA)为上述第一基准电压(VS)以上时使上述电压变换部(2)的动作停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光源部(20)包含额定电压不同的多种LED元件(2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光源部(20)包含至少两个LED单元(20U),它们各自具有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多个LED元件(21)。至少两个LED单元(20U)被串联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第一基准电压(VS)设定为,在从来自上述电压变换部(2)的上述规定的直流电压(Vout)的输出时间点(t1)起至少经过规定时间(T1)为止的期间是比根据上述规定的直流电压(Vout)而获得的上述检测电压(VA)大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15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