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瓶罐自动回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1762.3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千洋;袁勇;彭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4203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回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瓶罐识别及回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瓶罐自动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瓶装和罐装饮料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由于消费量极大,其包装物,如易拉罐,塑料瓶,啤酒瓶的回收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些瓶罐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的价值,但是人们经常随手将其丢弃或放入垃圾箱形成了塑料垃圾,难以实现回收利用。
瓶罐自动回收设备可以有偿的回收空瓶、空罐。在资源越来越紧张,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当代,在公共场合安装设备自助回收这些具有回收再利用价值的瓶罐,不仅可以为人类节约大量的资源,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们对可重复资源再回收利用的积极性和环境保护意识。瓶罐自动回收设备的瓶罐检测识别技术是整个机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识别部分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动化高精度的识别,整个机器将难以高效快捷的完成自动回收功能。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20167605.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瓶罐有偿回收设备,它采用条形识别方法来识别瓶罐,只能实现对条码完整的瓶罐进行判别,对那些条码缺损的瓶罐则无法去正确地识别,识别率较低,同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可靠性。为了解决该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200993.1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瓶罐自动识别、回收装置采用了图像识别及材质检测的识别技术,但是该方法对瓶罐的识别时间较长,因此识别效率低,同时由于该系统还采用多种金属探测器,使得该装置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罐自动回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瓶罐识别装置难以兼顾瓶罐识别的实时性和识别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瓶罐识别装置。该瓶罐识别装置包括:控制器;条码扫描仪,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对瓶罐进行条码扫描以得到瓶罐的条码信息;以及图像采集器条码信息,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在控制器对条码信息匹配失败时对瓶罐进行图像采集以得到瓶罐的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瓶罐识别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存储有多种瓶罐的数据信息。
进一步地,控制器包括:条码数据处理单元,与条码扫描仪和存储器分别相连接,用于将瓶罐的条码信息和存储器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以识别瓶罐。
进一步地,控制器包括:图像数据处理单元,与图像采集器和存储器分别相连接,用于将瓶罐的图像信息和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以识别瓶罐。
进一步地,瓶罐识别装置还包括:称重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获取瓶罐的重量信息。
进一步地,控制器包括:重量数据处理单元,与称重传感器和存储器分别相连接,用于将瓶罐的重量信息和存储器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以识别瓶罐。
进一步地,瓶罐识别装置还包括:透光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获取瓶罐的透光参数信息。
进一步地,控制器包括:透光数据处理单元,与透光传感器和存储器分别相连接,用于将瓶罐的透光参数信息和存储器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以识别瓶罐。
进一步地,瓶罐识别装置还包括:显示终端,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显示操作提示信息和回收数据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瓶罐自动回收设备。该瓶罐自动回收设备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瓶罐识别装置。
通过本发明,采用包括以下部分的瓶罐识别装置:控制器;条码扫描仪,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对瓶罐进行条码扫描以得到瓶罐的条码信息;以及图像采集器条码信息,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在控制器对条码信息匹配失败时对瓶罐进行图像采集以得到瓶罐的图像信息,由于通过条码扫描仪能够实现快速地识别出条码完整的瓶罐,通过图像传感器对条码无法识别的瓶罐进行二次识别,因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瓶罐识别装置难以兼顾瓶罐识别的实时性和识别率的问题,进而达到了使瓶罐识别的实时性和识别率都能够得到保障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瓶罐识别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瓶罐识别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瓶罐自动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1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