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极化角度分集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2946.1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0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越;邓长江;张志军;冯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角度 分集 天线 | ||
1.圆极化角度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上层介质板(1)、下层介质板(2)、第一折叠金属线(3)、第二折叠金属线(4)、金属柱(5)、金属平板地(6)、第一馈电端口(7)和第二馈电端口(8),其中:
上层介质板(1)与下层介质板(2)之间有一层空气层;
第一折叠金属线(3)有两个,分别印刷在上层介质板(1)的上表面和下层介质板(2)的下表面,通过四根金属柱分支(5a、5b、5c、5d)连接;
第一折叠金属线(3)通过中心短路柱(5e)与第一馈电端口(7)连接;
第二折叠金属线(4)印刷在下层介质板(2)的上表面;
第二折叠金属线(4)与第二馈电端口(8)连接;
金属平板地(6)印刷在下层介质板(2)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极化角度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叠金属线(3)由关于中心旋转对称4个分支(3a、3b、3c、3d)交叉连接而成,任意一个分支的斜线与上层介质板(1)的边的夹角为45°;所述金属柱(5)由平行的4个金属柱分支(5a、5b、5c、5d)组成,四个金属柱分支(5a、5b、5c、5d)分别连接上下两个第一折叠金属线(3)的端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极化角度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二折叠金属线(4)的中心馈电网络(4a)和4个分支(4b、4c、4d、4e)相连,且4个分支(4b、4c、4d、4e)关于中心旋转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极化角度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4a)的每一段微带线长度均为1/16中心波长的整数倍;第二折叠金属线(4)的4e分支、4d分支和4c分支到第二馈电端口(8)的折叠微带线长度依次比4b分支到第二馈电端口(8)的折叠微带线长度要长1/4中心波长、1/2中心波长和3/4中心波长;通过所述馈电网络(4a)的阻抗变换,第二馈电端口(8)的输入信号到4b分支、4e分支、4d分支、4c变成4路幅度相等、相位依次相差0°、90°、180°和270°的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极化角度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金属线(4)的4个分支(4b、4c、4d、4e)结构相同,均为L形单极子分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极化角度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叠金属线(3)的4个分支(3a、3b、3c、3d)的线宽均相等;第二折叠金属线(4)的馈电网络(4a)和4个分支(4b、4c、4d、4e)的线宽均相等,金属柱(5)的5个分支(5a、5b、5c、5d、5e)的半径均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极化角度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二折叠金属线(4)的馈电网络(4a)的特征阻抗为50欧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极化角度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馈电端口(7)和第二馈电端口(8)均为同轴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圆极化角度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当第一馈电端口(7)激励时,提供水平全向的圆极化覆盖;当第二馈电端口(8)激励时,提供天顶的圆极化覆盖;结合这两种覆盖,所述天线可提供上半球面的圆极化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29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板流水线
- 下一篇:用紫茎泽兰发酵制取沼气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