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在横移搬运小车上的自动限位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2970.5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4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巨广;王体伟;申启乡;马文明;任玉峰;王健强;孙顺;储大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搬运 车上 自动 限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限位机构,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横移搬运小车上的自动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焊装线上,涉及到多车型切换的柔性输送设备,以完成白车身板件输送或焊装夹具的切换。横移搬运小车是在纵向轨道上沿纵向往复运动,当小车在纵向运动时,运载的物体需要稳定保持在小车上不横向窜动,而当到小车达到指定的纵向位置时,所运载的物体需要从小车的端部沿着垂直于轨道的方向移出小车,以便进入下一工序。这一过程是对于运载物体的限位和解除限位的过程。现有技术中是以气缸驱动限位机构将运载物体进行锁紧,但这一形式是针对需要精准限位的场合,其结构设置复杂,并且需要配备相应的电气控制单元,以实现限位机构的自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和维护、能降低设备投资和使用成本的应用在横移搬运小车上的自动限位机构。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应用在横移搬运小车上的自动限位机构的结构特点是:在小车的端部设置一随小车纵向移动,并可定心回转的限位摆杆,限位摆杆的回转平面是与小车的纵向移动方向平行;以所述限位摆杆中处在回转中心上部的摆杆段作为小车端部限位杆,以所述限位摆杆中处在回转中心下部的摆杆段作为驱动杆;所述限位摆杆的回转中心居于限位摆杆重心的正上方,以使因重力的作用,自由状态下的限位摆杆是以限位杆在上、以驱动杆在下呈竖直,限位杆处在限位状态中;位于限位摆杆所在一侧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沿小车纵向轨道分处在每一个下件工位位置处,在小车经过所述限位台的位置时,限位摆杆呈倾斜,其限位杆离开限位状态。
本发明应用在横移搬运小车上的自动限位机构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限位台具有梯形限位台面,所述梯形限位台面在沿小车的纵向移动方向上是由前沿上坡段、顶部水平段和后沿下坡段依次连接构成。
本发明应用在横移搬运小车上的自动限位机构的特点也在于:
设置所述限位摆杆的安装结构为:在所述小车端部设置摆杆支座,转轴通过无油衬套支承在所述摆杆支座上,限位摆杆套装在所述转轴上并可在无油衬套上转动,在所述限位摆杆与摆杆支座之间设置有耐磨片,所述耐磨片是由螺钉固定安装在限位摆杆的侧部,位于转轴端部的挡圈是由挡圈螺钉固定在所述摆杆支座的外侧。
在所述限位摆杆的驱动杆杆端铰接安装有滚轮,所述限位摆杆是以滚轮与所述限位台配合设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中利用限位摆杆的重力和限位台的限位实现对被搬运物体的限位和解除限位,其结构简单、安全易用;
2、本发明不需要配置气缸等驱动构件,大幅降低设备成本、减少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发明不同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限位摆杆机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限位摆杆剖视图;
图6为为本发明限位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限位摆杆;1a限位杆,1b驱动杆,2摆杆支座;3耐磨片;4挡圈螺钉;5挡圈;6滚轮;7滚轮螺钉;8挡片;9无油衬套;10转轴;11小车;12小车上物件;13限位台;14纵向轨道;15限位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应用在横移搬运小车上的自动限位机构是:在小车11的端部设置一随小车纵向移动,并可定心回转的限位摆杆1,限位摆杆1的回转平面是与小车的纵向移动方向平行;以限位摆杆中处在回转中心上部的摆杆段作为小车端部限位杆1a,以限位摆杆中处在回转中心下部的摆杆段作为驱动杆1b;限位摆杆的回转中心居于限位摆杆重心的正上方,以使因重力的作用,自由状态下的限位摆杆是以限位杆1a在上、以驱动杆1b在下呈竖直,限位杆处在限位状态中。
位于限位摆杆1所在一侧设置有限位台13,限位台13沿小车纵向轨道分处在每一个下件工位位置处,在小车经过限位台的位置时,限位摆杆1呈倾斜,其限位杆1a离开限位状态。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台具有梯形限位台面,梯形限位台面在沿小车的纵向移动方向上是由前沿上坡段13a、顶部水平段13b和后沿下坡段13c依次连接构成,其中的顶部水平段13b是为其脱离限位的状态能够保持足够的时长,满足推送物件的时间要求,前沿上坡段13a和后沿下坡段13c是为使限位摆杆的摆动过程更加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2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