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及其套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4357.7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1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宋炜;马凌波;张凤英;蒋科技;马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黄鱼 立体化 养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鱼、蟹立体化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及其套养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变暖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为缓解变暖趋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海洋生态系统立体化养殖是海洋生态系统水平的绿色低碳养殖模式。该模式通过优化海洋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利用不同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碳汇效率,最终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大黄鱼为传统“四大海产”之一,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大黄鱼以沿海网箱养殖为主,虽然弥补了野生大黄鱼资源匮乏所带来的不足,但存在水体未得到充分利用,鱼种容易跃出箱外,光照过强影响大黄鱼生长及摄食等问题。青蟹作为传统的海水养殖品种,具有生长迅速、肉质鲜美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点;青蟹具较强好斗性,相互残杀是影响其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发明在网箱垂直层面,实行立体开发,网箱上层单个体笼养青蟹,可避免自相残杀,成活率高;网箱内养殖大黄鱼,能有效遮光,保持网箱内水环境稳定,有效避免大黄鱼跃出箱外;大黄鱼还可以摄食青蟹养殖中多余的饵料,本装置及方法增加了海域利用的有效率,提高了饵料利用率,增强了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渔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完成了渔业的碳汇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及其套养方法,饵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包括浮网和蟹笼,所述浮网包括浮框和网片,所述浮框是一个封闭多边形框架,所述浮框下面安装有浮子,所述浮子成条状连接在浮框的框架上,所述浮框周边围绕安装有一圈网片,所述网片围成一个上方开口的容器、且上方开口与浮框的形状相配,所述浮子上放置有蟹笼,所述蟹笼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蟹笼上配有盖子。
所述浮框成矩形,所述浮子沿着浮框长边方向布置。
所述浮框、浮子、蟹笼和盖子由竹或木材料制成。
所述网片为质地柔软的无结节网、网目大小为20到35毫米网目。
所述蟹笼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16厘米,由竹或木材料制成。
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的大黄鱼、青蟹套养方法,步骤如下:
(A)选择在风浪小的海区进行养殖,所述海区上游无工业“三废”污染源,所述海区水深在6米以上,所述海区底质为泥沙质,所述海区年表层水温在8-30℃间、盐度在20%-25%,透明度在1.0米;
(B)所述网片围成3.2米×3.2米×3.5米的长方体养殖区域,鱼种放入所述区域内的规格为100-150克;
(C)投放大黄鱼鱼苗种、青蟹蟹苗,选用近海区培育的鱼种和蟹种,所述大黄鱼鱼苗和青蟹蟹苗无携带病原体、体型匀称、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的;
(D)喂养:每天投喂2次饵料,于早上和傍晚各投喂1次;当天的投喂量与前1天的摄食情况、天气、水色和潮流变化向匹配;所述饵料主要为冷鲜小杂鱼;
(E)每天早、中、晚3次检查鱼种情况,在水流不畅、水质肥沃的连片养殖区域防止缺氧;
(F)随着大黄鱼的生长,通过分选保持养殖区域内鱼种的合理密度,同时调整养殖区域不同规格的鱼种,进行重新布置,使投放同一个养殖区域内的鱼种规格一致;
(G)不定期进行换洗各种易附生在网片上的藻类容,保持网眼不被阻塞水流畅通。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网箱养殖大黄鱼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养殖水体,在网箱上层,单个体笼养青蟹,避免了青蟹的相互残杀,成活率达95%;另外饵料得到充分利用,废物残余少,增强了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渔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完成了渔业的碳汇功能。因此,本发明是一种高产高效,生态健康的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浮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蟹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4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形半干法反应塔
- 下一篇:用于调节车辆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