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V节点-环网综合补偿矩阵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5070.6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8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恒俊;朱英杰;胡向阳;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v 节点 综合 补偿 矩阵 配电网 潮流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V节点-环网综合补偿矩阵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电源(DG),具有供电灵活,投资成本小,提高供电可靠性等特点,受到各国普遍关注,近些年发展迅速,DG的容量较小,一般在几十kW~几十MW之间,主要分布于配电网。DG按应用时间先后分为两类:一类为常用工业分布式电源,主要包括:柴油机、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等;另一类为新型分布式电源,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光伏电池和储能设备等。
DG的接入给电力系统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给电网控制、继电保护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电网稳态潮流计算是电网分析的基础,DG的接入使原有配电网结构变得更加复杂,需考虑不同电源等效节点和弱环网影响,增大了计算难度,现有研究对含风机的配电网潮流算法分析较多,但是对于接有其它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算法研究较少。
配电网具有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和R/X较大等特点,现有适用于配电网的潮流算法主要有:改进牛拉法、Zbus法和前推回代法等,前推回代法由于计算简单、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受到广泛应用,孙宏斌等发表的论文《配电潮流前推回推法的收敛性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前推回代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陈海焱等发表的论文《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对现有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灵敏度补偿矩阵,用于处理PV节点;G.X.Luo等发表的论文《EFFICIENT LOAD FLOW FOR LARGE WEAKLY MESHED NETWORKS》利用戴维南定理把PV节点和弱环网等效为统一的模型形式,但是没有考虑PV节点和环网同时存在的网络潮流;王守相等发表的论文《含风力发电机组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把风机等效为PQ(V)节点,为了保证节点的输出功率因素,提出了电容补偿的方法。
配电网多为辐射状、开环运行,但是当系统出现故障或者进行负荷倒换时可能出现弱环网运行情况,并且多种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增加了配网弱环运行的可能,陈海焱等发表的论文《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针对PV节点分析和弱环网都给出了处理方法,随着分布式电源广泛应用,PV节点和环网可能存在于同一网络,需要综合考虑,前推回代法虽然具有计算速度快和理论基础简单的优点,但是在处理PV节点和环网中表现出来劣势,近些年国内外的很多文献都对前推回代法进行了研究,针对PV节点和环网提出了补偿的计算方法,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随着配电网网络的复杂化增强,现有的网络已经不是单纯具有PV节点或单纯具有环网的网络,而是可能同时出现的复杂网络,针对这种情况,原有的补偿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计算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补偿方法综合处理PV节点和环网共存的情况,来保证配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正常接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随着配电网网络的复杂化增强,现有的网络已经不是单纯具有PV节点或单纯具有环网的网络,而是可能同时出现的复杂网络,针对这种情况,原有的补偿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计算要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PV节点-环网综合补偿矩阵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读取配电网的数据,确定环网和断开点位置,构造PV节点-环网综合补偿矩阵;
步骤(2),设定数据迭代初值和迭代次数上限;
步骤(3),节点断开后对新的节点进行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配,并进行PV-PQ节点转化判定,修正PV节点-环网综合补偿矩阵;
步骤(4),计算各节点的注入电流和支路电流,然后通过回代求出各节点电压;
步骤(5),计算PV节点的偏差量和环网的偏差量,获得补偿电流,再在补偿电流的基础上重新计算支路电流,修正各节点电压,并且进行补偿;
步骤(6),各节点满足|Vi(k)-Vi(k-1)|≤ε,并且PV节点满足|Vi(k)-Vi|≤ε,则计算收敛;否则,使k=k+1,回到步骤(3),继续计算,直到计算收敛;其中k为迭代次数,Vi(k)为第i个节点第k次迭代后电压,Vi(k-1)为第i个节点第k-1次迭代后电压,Vi为第i个节点初始电压,ε为收敛误差;
步骤(7),输出计算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5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