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碳铝镇静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55151.6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刚;吴文林;舒宏富;詹华;杨兴亮;张建;陈斌;汪飞松;赵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3/04;C21D8/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梁李兵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碳铝 镇静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超低碳铝镇静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内外结构件均为冲压成形,其原材料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铝镇静钢系列和超低碳无间隙原子(IF)钢系列。相比于铝镇静钢,超低碳IF钢由于钢中添加了Ti或Nb等合金元素,其与钢中的C、N等原子结合形成碳氮化物,使钢中无C、N等间隙原子,从而使材料不存在时效现象。另外,超低碳的成分设计,使成品钢材的组织全部为铁素体,因此,超低碳IF钢比铝镇静钢具有更优良的冲压成形性能。但超低碳IF钢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添加适量的合金,形成碳氮化物,才能达到无间隙原子的状态,从而成本较高。
公开号为CN1357644A的《加工性的均匀性优良的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和组织构成:按重量%含有,C:0.0005~0.007%、Mn:0.01~0.15%,Si:0.005~0.8%,Al:0.005~0.1%,P:0.2%以下,S:0.004~0.02%,N:0.007%以下,Ti:0.01~0.1%而且在Ti*=Ti-3.42N时满足Ti*/S≥1.5的范围内,其余是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进而含有的S量与作为MnS析出的S量的比例:K=(作为MnS的S%)/(含有的S量)为0.2以下。从该成分来看,该专利提供的冷轧钢板仍属于超低碳IF钢的范畴,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公开号为CN1078627C的《深冲性和耐时效性良好的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和组织构成:按重量%含有,C:0.015%~0.150%、Mn:0.01%~0.15%,Si:≤1.0%,Al:0.001%~0.01%,P:0.10%以下,S:0.003%~0.050%,N:0.0001%~0.0050%以下,Ti:≥0.001%,而且Ti(重量%)/[1.5×S(重量%)+3.4×N(重量%]≤1.0,B:0.0001~0.0050重量%、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从该专利提供的成分来看,该专利提供的冷轧钢板仍属于超低碳IF钢的范畴;并且碳含量偏高,合成钢中间隙原子所需要的合金Ti含量较高,生产成本较高。
公开号为CN101680046A的《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和组织构成:按重量%含有,C:≤0.0050%、Mn:0.1%~1.0%,Si:≤0.30%,Al:0.001%~0.03%,P:0.005%~0.100%,S:0.003%~0.050%,N:0.0020%~0.0050%以下,Nb:0.015%~0.040%,将Nb/C的原子比值调节为1或更高,并将Al/N的原子比值调节为0.5~1.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从该专利提供的成分来看,该专利提供的冷轧钢板是通过添加合金元素Nb来结合钢中的C间隙原子,达到无间隙原子状态,即,仍为超低碳IF钢的范畴;并且Nb合金的成本相对于Ti合金,其价格更高,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低碳铝镇静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按此方法生产的深冲冷轧板的屈服强度小于180MPa、抗拉强度为270MPa~350MPa、延伸率大于40%,应用于汽车内结构件冲压成形,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对于生产工艺没有过高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低碳铝镇静钢板,由下列元素按重量百分比组成:C≤0.010%、Si≤0.060%、Mn0.10%~0.60%、P≤0.035%、S≤0.035%、Al0.020%~0.080%、N≤0.00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一种超低碳铝镇静钢板的生产方法,步骤包括:
a、铁水预处理:要求前扒渣和后扒渣;
b、转炉冶炼:出钢过程加石灰,不进行脱氧;
c、合金微调站:加入小铝粒并进行强搅操作对钢包顶渣初步还原;
d、RH炉精炼;
e、连铸:中包目标温度控制在液相线温度以上20~40℃;
f、铸坯出炉温度控制在1150℃~1250℃;
g、终轧温度控制在880℃~950℃;
h、卷取温度控制在650℃~750℃;
i、冷轧总压下率控制在50%~80%;
j、连续退火:均热温度控制在750℃~850℃,缓冷温度控制在640℃~700℃,快冷温度控制在350℃~450℃;
k、平整,平整延伸率控制在0.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5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韧性高强度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灰铸铁材料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