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尖晶石型锂离子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5516.5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7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永平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西***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尖晶石 锂离子 薄膜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尖晶石型锂离子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最初主要以小型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问世,经过近年来研究技术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如电动汽车等),锂离子电池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推进,其应用主要有:高能量密度电池、高功率动力电池、长寿命储能电池、双高(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电池和微型锂离子电池。然而,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核心是电极材料。要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关键要寻找一种合适的电极材料,使电池具有足够高的嵌锂容量和很好的锂脱嵌可逆性,以保证电池的高电压、大容量和长循环寿命的要求。其中,正极材料是阻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瓶颈,也是决定电池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尖晶石型锂离子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尖晶石型锂离子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将醋酸锂、醋酸锰按1:1的化学计量比混合,溶于水杨酸、丙氨酸的水溶液中,再加入乙醇中在70~90℃的水浴锅中搅拌5~6小时,得到前驱体溶胶,将溶胶旋转涂布于抛光的不锈钢衬底上,在230~270℃下加热半个小时,使有机物分解,多次涂布并烧结,再在380℃下退火处理,得到约到薄膜电极。
质量比醋酸锂:水杨酸:丙氨酸=1:1:1。
多次涂布并烧结知道薄膜的厚度达到1.2~1.6μm。
所述在水浴锅中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布工艺,再经低温退火处理,得到了锂离子电极薄膜。薄膜晶型完整,具有尖晶石结构,表面晶粒大小在150~180nm左右,且晶粒之间存在大量的孔隙。该薄膜初始放电容量为40.5μAh/cm2·μm,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充放电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尖晶石型锂离子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将醋酸锂、醋酸锰按1:1的化学计量比混合,溶于水杨酸、丙氨酸的水溶液中,再加入乙醇中在70~90℃的水浴锅中搅拌5~6小时,得到前驱体溶胶,将溶胶旋转涂布于抛光的不锈钢衬底上,在230~270℃下加热半个小时,使有机物分解,多次涂布并烧结,再在380℃下退火处理,得到约到薄膜电极。质量比醋酸锂:水杨酸:丙氨酸=1:1:1。多次涂布并烧结知道薄膜的厚度达到1.2~1.6μm。所述在水浴锅中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永平,未经孙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5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菌吸汗复合蕾丝面料
- 下一篇:一种呃逆公丁香保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