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盘头经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5659.6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6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廖家辉;刘琴燕;周亚芬;谭建军;崔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常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3/12 | 分类号: | D04B23/12;D04B27/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头 经编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盘头经编机。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纤维布织物广泛应用与各种领域,玻璃布主要用于生产各种电绝缘层压板、印刷线路板、各种车辆车体、贮罐、船艇、模具等。中碱玻璃布主要用于生产涂塑包装布,以及用于耐腐蚀场合。
根据玻璃纤维布的生产工艺的不同,玻璃纤维织物有单轴向、双轴向、多轴向等几个系列产品一起搭配完成所需强度。现有的织物一般由0/45/90/-45度不同方向的经、纬玻璃纤维先铺层叠放好,再通过捆绑纱线在铺层表面捆绑编织出花纹以提高布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方面玻璃纤维布在裁剪时两端捆绑纱线容易脱落,造成玻璃纤维布松散,及大量的浪费,另一方面,捆绑纱的捆绑力小,在裁剪过后容易从中间某些位置松散,玻璃纤维束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玻璃纤维布容易松散脱落的问题,提供一种双盘头经编机,通过双盘头设置,在织物上增加经线,将捆绑纱固定,使其捆绑力增加,从而达到玻璃纤维布不容易松散脱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盘头经编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个侧板和一个支撑板,所述侧板之间平行设置有盘头,所述盘头下侧依次设有分纱板、导纱辊、张力柱以及梳节,所述盘头、分纱板、张力柱以及梳节均设有两组,所述两组盘头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驱使梳节运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有若干定位套,所述两组梳节平行固定连接于定位套上。
为了使导向杆运动过程中摩擦减小,使其做一个往复运动的距离固定,所述滑动导轨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滑动导块。
为了使梳节与导向杆同步运动,将定位套设计成圆环形,并与导向杆固定连接,使导向杆两端各设有一个,并且每相邻两个滑动导块之间设有一个定位套,并且其左右极限位置相同,所述定位套侧壁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梳节的弧形凸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盘头经编机,通过双盘头设置,
在织物上增加经线,将捆绑纱固定,使其捆绑力增加,使玻璃纤维布不容易松散脱落,减少了因松散造成的浪费,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双盘头经编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双盘头经编机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2.盘头,3.分纱板,4.导纱辊,5.张力柱,6.梳节,7.滑动导轨,8.导向杆,9.定位套,11.侧板,12.支撑板,71.滑动导块,91.弧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应理解,引用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双盘头经编机,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个侧板11和一个支撑板12,侧板11之间平行设置有盘头2,盘头2下侧依次设有分纱板3、导纱辊4、张力柱5以及梳节6,盘头2、分纱板3、导纱辊4、张力柱5以及梳节6均设有两组,两组盘头2之间平行设置,支撑板12上设有7个平行设置的滑动导块71,滑动导轨7上滑动连接有驱使梳节6运动的导向杆8,导向杆8上设有8个圆环形定位套9,使导向杆8两端各设有一个,并且每相邻两个滑动导块71之间设有一个定位套9,并且其左右极限位置相同,定位套9侧壁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梳节的弧形凸起91,两组梳节6平行固定连接于定位套9上。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常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常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56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聚酰亚胺及其前体
- 下一篇:制备共聚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