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筑路用的基质沥青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6237.0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嘉麟;陈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9/02 | 分类号: | E01C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筑路 基质 沥青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筑路用的基质沥青的设备,包括混料机、双螺杆混合挤压机、螺杆泵、胶磨盘和沥青槽车,所述混料机连接双螺杆混合挤压机,所述双螺杆混合挤压机与胶磨盘的水平输入口(1)对接,胶磨盘的垂直输入口(1a)与螺杆泵对接,所述胶磨盘的输出口(2)与沥青槽车入口对接,其特征是:所述胶磨盘包括水平输入口(1)、垂直输入口(1a)、输出口(2)、静盘(3)、静齿(4)、动齿(5)、旋转泵轮叶(6)、动盘轴柄(7)和密封盖(8),所述水平输入口(1)与垂直输入口(1a)分别装在静盘(3)前端中间和顶端的壳体上,所述输出口(2)装在静盘(3)底端的壳体上,所述静盘(3)通过密封盖(8)将动盘嵌套于静盘(3)后端中间的壳体上,所述动盘中间设置有旋转泵轮叶(6),所述旋转泵轮叶(6)一端穿入静盘(3)后正对水平输入口(1),另一端穿过密封盖(8)后与动盘轴柄(7)连接,所述旋转泵轮叶(6)两侧、静盘(3)的内部,成对称布置有若干层以动盘中心轴为圆心的静齿(4),所述相邻的静齿(4)之间,以动盘中心轴为圆心等间距布置有若干动齿(5),所述胶磨盘将从水平输入口(1)和垂直输入口(1a)分别送入的改性植物沥青原料和石油沥青原料,经旋转泵轮叶(6)的高粘度流体流动和动盘对淀粉的剪切、研磨塑化,从最外层静齿(4)中挤出改性料(9),通过输出口(2)送入沥青槽车;所述每个动齿(5)与静齿(4)之间有0.2-0.3毫米的填放淀粉的碾磨缝隙;每个动齿(5)的前端尖角与静齿(4)之间有30-40度的夹角;动齿(5)的尖角沿着前进方向移动时,使植物沥青原料中的淀粉颗粒获得碾磨正压力和切向剪切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筑路用的基质沥青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动盘轴柄(7)连接高速变频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筑路用的基质沥青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每层静齿(4)上等间距设置有空隙(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筑路用的基质沥青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静齿(4)与动齿(5)组合有5-6层;旋转泵叶轮(6)为4-6个叶片组成的叶轮。
5.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筑路用的基质沥青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重量比为5-10份秸秆木质素、10-20淀粉、9-10份的70号石油沥青、0.6-1份的硫磺与100份植物沥青的配比料在110-150度的混料釜内均匀混合形成含少量石油沥青的待改性植物沥青原料;
(2)混有少量石油沥青的待改性植物沥青原料在混料釜中预混合30-45分钟后,送入双螺杆混合挤压机中混合,双螺杆混合挤压机的螺杆输出压力为0.4-0.8MPa,双螺杆混合挤压机的入口温度为110-120度,出口温度为110-140度;
(3)双螺杆混合挤压机将混合均匀后的待改性植物沥青原料输送到胶磨盘的水平输入口(1),同时螺杆泵把从石油储罐来的70号石油沥青原料输送到胶磨盘的垂直输入口(1a),单位时间内从垂直输入口(1a)进入的石油沥青原料流量是从水平输入口(1)进入的(混有少量石油沥青的待改性)植物沥青原料流量的9-10倍;
(4)从胶磨盘输入口(1)送入的(混有少量石油沥青的待改性)植物沥青原料,在胶磨盘壳体(3)内的碾磨盘中,旋转的动齿带有30-40度的压力角,压力角向前移动时,使被碾磨的植物沥青原料中的淀粉获得碾磨正压力和切向剪切力,在动齿盘每分钟200-300转/分钟的转速下进行淀粉颗粒塑化,从而完成对植物沥青原料的改性,改性植物沥青从最外层静齿(4)的空隙(10)中飞溅出来,并与从垂直入口(1a)送入的石油沥青原料相遇;
(5)改性植物沥青与石油沥青原料经胶磨盘的壳体腔内均匀混合,制备成改性植物沥青与石油沥青原料的混合重量比为1:9-10的筑路用的基质沥青,从胶磨盘的输出口(2)输出到运往工地的保温槽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62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钼直接合金化炼钢的方法
- 下一篇:波形钢腹板钢混组合结构连续工字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