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哑铃形谐振腔的磁耦合法冷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6543.4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8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鼎;阮存军;王树忠;杨修东;张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哑铃 谐振腔 耦合 法冷测 装置 | ||
1.一种哑铃形谐振腔的磁耦合法冷测装置,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磁耦合块,其中:
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结构相同,且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拼合后,两者之间形成哑铃形谐振腔以及所述哑铃形谐振腔两端的磁耦合块限位通道;所述磁耦合块位于所述磁耦合块限位通道中形成所述哑铃形谐振腔的侧壁;所述磁耦合块上具有两通孔,所述两通孔内穿有金属丝,该金属丝在邻接所述谐振腔的一端绕成环状结构,而其一尾端与所述磁耦合块底端短接,另一尾端与所述磁耦合块底端上的同轴线内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哑铃形谐振腔包括:
直波导段,其由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内表面中部区域的长矩形沉槽形成;
矩形腔区域,其由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内表面两侧与所述长矩形沉槽邻接的端部矩形沉槽形成;
电子注漂移通道,其由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内表面纵贯整个谐振腔结构的扁矩形沉槽形成;
其中,所述长矩形沉槽位于所述扁矩形沉槽中部,所述端部矩形沉槽位于所述长矩形沉槽和扁矩形沉槽两端,所述磁耦合限位通道位于所述端部矩形沉槽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磁耦合块为凸字形金属块,其凸起的一端伸入所述端部矩形沉槽中,其底端与所述端部矩形沉槽周边的台阶相抵紧。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磁耦合块通过所述同轴线与外部信号源和示波器电连接,连接信号源的磁耦合块上的环状结构在信号源的驱动下激励起哑铃形谐振腔的腔体模式,进而引起另一磁耦合块上的环状结构产生感应电流,并在与其相连的示波器上显示与所述感应电流相应的频率响应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盖板的长矩形沉槽处开有贯穿的圆孔,该圆孔中插入微扰杆或密封圆钉,分别用于扰动腔内电场和封闭腔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微绕杆为带盖帽的杆状结构,其杆的长度以能够进入所述哑铃形单间隙谐振腔内为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圆钉为带盖帽的杆状结构,其杆的底端表面与上盖板上开有圆孔的内表面持平。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垫片调节所述磁耦合块中突出的一端伸入所述哑铃形谐振腔内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哑铃形谐振腔的磁耦合法冷测装置的部件均由无氧铜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3、5-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手动插拔所述微绕杆确定所述哑铃形谐振腔的工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65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