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57622.7 申请日: 2013-12-09
公开(公告)号: CN103610453A 公开(公告)日: 2014-03-05
发明(设计)人: 蔡江;彭劲;王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A61B5/02 分类号: A61B5/02;A61B5/0245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张火春
地址: 43007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脉搏 心率 协同 监测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和心率是一致的,但是某些心脏病患者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心率与脉搏不一致的情况。而且很多时候,心率与脉搏的异常往往是心脏病病情加重的前兆,若在日常护理当中发生疏忽,则很有可能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对心率和脉搏的监测比较单一,大多都是监测其中一项,只有对于一些危重病人才会采取同时监测,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10542009.6的发明专利《病人体征监测系统》,就是通过体温传感器心律传感器、脉搏式血氧饱和度仪和二氧化碳分压感受膜来对重症病人的体温、心率、血液中氧饱和程度和二氧化碳分压值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对重症病人体征实时监控。但是该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不利于广泛推广使用,这对于一些发病初期的病人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日常生活或者医疗护理中能够广泛使用的监测手段,而且能够实现对于心率和脉搏的协同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有效解决了初期的病人的病情监控需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包括脉搏监测仪、心率监测仪和监测控制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脉搏监测仪由脉搏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组成,所述的脉搏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串联连接后分别与所述的脉搏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为所述的脉搏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电力;

所述的心率监测仪由心率传感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组成,所述的心率传感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串联连接后分别与所述的心率传感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为所述的心率传感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电力;

所述的监测控制仪由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四无线通信模块、第一选通控制器、第二选通控制器、第一绿灯、第二绿灯、第一红灯、第二红灯、报警器、第三电源模块和第三开关模块组成,所述的第一选通控制器分别于所述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绿灯、第一红灯和报警器连接,所述的第二选通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的第四无线通信模块、第二绿灯、第二红灯和报警器连接,所述的第三电源模块和第三开关模块串联连接后分别与所述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四无线通信模块、第一选通控制器、第二选通控制器、第一绿灯、第二绿灯、第一红灯、第二红灯、报警器连接,为所述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四无线通信模块、第一选通控制器、第二选通控制器、第一绿灯、第二绿灯、第一红灯、第二红灯、报警器提供电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脉搏监测仪配置有腕带,所述的脉搏监测仪通过所述的腕带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心率监测仪配置有挂绳和心率监测头,所述的心率监测头通过探头连线与所述的心率监测仪连接,所述的心率监测仪通过所述的挂绳佩戴在使用者的脖子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三电源模块均为可充电锂电池。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便于携带,适用范围广,监测报警仪可供病人家属或医护人员使用,对脉搏和心率能够进行协同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在心脏病发时也能及时通知他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脉搏监测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脉搏监测仪内部模块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心率监测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心率监测仪内部模块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报警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报警仪内部模块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方案,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但该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7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