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幕系统护墙板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8458.1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9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诚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F13/075;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2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幕 系统 护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装修工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幕墙行业中,雨幕原理(Rainscreen Principle)众所周知,也被广泛采用,是人类经过漫长摸索总结而来,虽然在1963年才被正式命名记载并推广,但它的应用其实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譬如三千年前就出现的瓦屋顶和屋檐。雨幕原理是一种消除建筑外部雨水渗漏的方法,一般由开口外层、中间空腔和密封内层组成。开口外层是主要防水层,隔绝了大部分雨水,只有少部分雨水进入中间空腔淋到内层表面,并及时排出,中间空腔起到缓冲外部环境包括雨水对密封内层的影响,内层全部密封,阻止空气和越过外层的雨水进入室内,密封程度是决定幕墙气密和水密性能高低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撑伞避雨或在雨棚下避雨的时候,雨伞(雨棚)是开口外层,阻挡大部分雨水,身上的衣服就是内层,阻挡少部分越过外层的雨水和风,雨伞(雨棚)、身上的衣服和他们之间的空间就形成了一个雨幕系统。
现有雨幕系统的护墙板采用普通的金属板,在安装时,将护墙板相对的两端分为上下两端,护墙板的上端钉在密封内层上,与其相邻的护墙板其下端搭在上述护墙板的上端上,并依此类推,直至完成护墙板的铺设,一护墙板的下端与另一护墙板的上端搭设,以便形成中间空腔,且搭设之间的空隙形成开口外层。但是这些的安装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在进行操作时,比较盲目,如护墙板上端与密封内层固定的位置,一护墙板的下端与另一护墙板的上端搭设的距离等都不易规范,不便于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幕系统护墙板,可避免之前方案不便操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幕系统护墙板,包括护墙板本体,护墙板本体一端的内侧设有数个突出部,护墙板本体另一端的外侧设有与突出部匹配的数个凹槽,上述突出部的长度大于凹槽的深度,突出部高于凹槽的部分上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在使用时,只需固定最底层和最顶层固定即可,中间的护墙板本体可通过突出部和凹槽的配合来固定,操作方便,便于规范,不需要盲目的将每块护墙板本体钉在密封内层上;2、护墙板本体与密封内层形成的内腔以及通孔的大小固定,保证了雨幕系统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通孔与突出部的长度方向垂直,其距离最短,加工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雨幕系统护墙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雨幕系统护墙板,包括护墙板本体1,护墙板本体1一端的内侧设有数个突出部2,护墙板本体1另一端的外侧设有与突出部2匹配的数个凹槽3。上述突出部2的长度大于凹槽3的深度,突出部2高于凹槽3的部分上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与突出部2的长度方向垂直。
在使用时,只需固定最底层和最顶层固定即可,中间的护墙板本体1可通过突出部2和凹槽3的配合来固定。护墙板本体1与密封内层之间形成中间空腔,通孔4与中间空腔连通形成开口外层,形成稳定的雨幕系统。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诚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诚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8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花纹的导湿透气防滑桌布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植物生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