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路面刨铣修补一体化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8618.2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3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东;杨琦;戎志丹;蒋宁;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23/06 | 分类号: | E01C23/06;E01C23/088;E01C23/09;E01C23/10;E01C2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鲁秦 |
地址: | 31123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修补 一体化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机械技术、公路施工设备技术、沥青路面养护和修补设备技术,尤其是一种沥青路面刨铣修补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路面建设发展,沥青路面成为常见公路铺设方式,同时沥青路面裂缝、破损、下陷成为是沥青路面维修现象,沥青出现破坏若不及时被填封修补,杂质易沿裂缝进入结构层,加速路面的损坏。常见修理方法是人工将破坏层清理干净,运来新的沥青混凝土重新填补,再用压路机碾压。该方法费时费工费料、效率低、污染大。
目前国内外沥青路面局部破损的修补都是人工或半人工方式,开挖设备如切割机、风镐、人力镐等,通过热再生或冷再生处理,需要现场加热或多冷再生混料设备,存在工序复杂,衔接不当的现场操作问题,传统的修补设备或开槽设备不仅存在造价高、笨重、机动性差等不足,且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满足不同裂缝破损形式的开槽处理要求,工作效率低、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传动简单、运行可靠、结构紧凑、能耗较低、占用空间小的沥青路面刨铣修补一体化系统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沥青路面刨铣修补一体化系统装置,包括车体,车体前后依次设有:刨铣部件,用于对路面的沥青破坏部位进行刨铣处理;回料碎料部件,用于收集刨铣后的沥青混凝土废料;微波搅拌及下料部件,用于对收集的沥青混凝土废料加以处理并重新下料至刨铣区;压实部件,用于对落料及补充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压实处理。
所述刨铣部件包括发动机,发动机通过变速箱与刨铣机具相连接,刨铣机具一端与车架构成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液压泵的悬臂相连接。
所述回料碎料部件包括风机,风机通过吸风口与刚性吸口盘连接,刚性吸口盘通过柔性吸管与微波箱连接。
所述微波搅拌及下料部件包括电机、由电机提供动力的微波箱,微波箱与乳化沥青箱相连接,并通过出料门与下料管道相连接。
所述压实部件包括控制盒,控制盒与驱动转轴相连接,驱动转轴上设有多个凸轮,凸轮与对应的推杆一端形成配合,推杆与驱动转轴之间设有弹簧,推杆的另一端与一个冲击板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转轴、凸轮、推杆、弹簧和冲击板的整体外侧设有框架,主要是对结构起保护和限位作用。
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集刨铣、回收再生、填料、修补部件为一体,将刨铣的废料回收加入适量乳化沥青微波加热重新使用,具有高环保、高工作效率的工作特点。本发明传动环节少,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有效提高路面养护作业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有效缩短各工序间断时间,改善沥青混凝土再生料的压实均匀性,提高了面养护质量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刨铣机具1,液压泵2,发动机3,变速箱4,刚性吸口盘5,柔性吸管6,风机7,吸风口8,微波箱9,电机10,乳化沥青箱11,出料门12,下料管道13,控制盒14,框架15,凸轮16,驱动转轴17,推杆18,弹簧19,冲击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这种沥青路面刨铣修补一体化系统装置,包括车体,车体前后依次设有:刨铣部件,回料碎料部件,微波搅拌及下料部件,压实部件。
所述刨铣部件包括发动机3,发动机3通过变速箱4与刨铣机具1相连接,发动机3和变速箱4置于刨铣机具1同水平位置后,刨铣机具1右端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车架的右侧板上,另一端与液压泵2悬臂相联接并悬挂在车底盘车架上。
所述回料碎料部件包括风机7,风机7通过吸风口8与刚性吸口盘5连接,刚性吸口盘5通过柔性吸管6与微波箱9连接。
所述微波搅拌及下料部件包括电机10、由电机10提供动力的微波箱9,微波箱9与乳化沥青箱11相连接,并通过出料门12与下料管道13相连接。
所述压实部件包括控制盒14,控制盒14与驱动转轴17相连接,驱动转轴17上设有多个凸轮16,凸轮16与对应的推杆18一端形成配合,推杆18与驱动转轴17之间设有弹簧19,推杆18的另一端与一个冲击板20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86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回气管组件、加工方法及模具
- 下一篇:一种蒸发式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