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59058.2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3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雅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06 | 分类号: | B65H5/06;B65H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柳爱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 装置 成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传送装置,该片材传送装置在片材传送路径内传送片材。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装置(例如打印机、复印机或传真机)被构造成:通过由成像部分在片材的一面上形成图像,利用反向部分使得片材反向,并将反向的片材再次传送至成像部分,在片材的两面上形成图像。
在这样的装置中,提供转换部件(其中,挡板形部件可摆动地构造)以进行转换,使得片材传送给将片材排出至装置外部的排出传送路径或设有反向部分的反向传送路径。螺线管用作转换单元,该转换单元转换该转换部件,以便从成像装置本体内的控制器接收指令,并因此选择地转换传送路径。
通常,当在前片材传送给排出传送路径侧,且随后片材传送给反向传送路径侧时,在在前片材的后端经过转换部件之后,转换部件在螺线管通过从控制器接收指令而操作时开始传送路径的转换操作。然后,当随后片材的前端到达转换部件时,传送路径的转换操作完成。
不过,近年来,成像装置的加速已经不断前进,该加速通过缩短要连续传送的片材之间的间隔而实现。同时,转换部件的普通转换操作由于螺线管的响应延迟而具有一定量的变化。当要连续传送的片材之间的间隔逐渐缩短时,由于所述变化,所述间隔在转换部件的操作开始和结束之间并不及时。在最差的情况下,随后片材的前端在转换部件的转换操作完成之前到达转换部件,因而可能出现卡塞或者片材可能损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06409中公开了以下构造。也就是,在在前片材的后端经过双面转换部件之前,螺线管处于ON,且提供半关闭位置状态,以便在在前片材由双面转换部件和传送引导件夹置的同时进行传送。然后,当在前片材的后端经过双面转换部件时,半关闭位置状态的双面转换部件变成完全关闭位置。
因此,即使当片材之间的间隔较短时,也能够进行传送路径转换操作。而且,不会以这样的方式产生滑动,即,使得在双面转换部件的下游侧将在前片材反向的反向辊的传送力显著大于由于双面转换部件和传送引导件之间的抵接压力导致的传送阻力。
另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5-286627中提出了一种构造,该构造使得转换部件进行转换,以便选择三个传送路径。
如上所述,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06409中,即使当片材插置在转换部件和传送部件之间时,也不会以这样的方式产生滑动,即,在下游侧进行传送的传送辊的传送力显著大于由于转换部件和传送引导件之间的抵接压力导致的传送阻力。不过,当传送力增加时,马达的尺寸变得更大,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另外,具有较小传送力的辊(例如在没有夹持部的情况下进行传送的辊,例如梳齿状排出辊)并不恰好布置在转换部件的后面。
另外,由于近年来的高图像质量,当片材在这样的状态下(在该状态下,在刚定影后的片材温度较高,且定影图像表面和传送肋相互接触)由转换部件和引导件夹置时,将具有明显的问题,即,导致与传送肋接触的接触表面和不与传送肋接触的非接触表面之间的图像的密度不均匀。
另外,因为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5-286627中公开的构造很复杂,因此需要空间,且制造成本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希望提供一种传送片材的装置,该装置通过简单和便宜的构造来处理要连续传送的片材之间的间隔较短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一种传送片材的片材传送装置,包括:片材传送路径,该片材传送路径在分叉点处分叉成第一传送路径和第二传送路径;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该第一位置处,引导部件将片材导向第一传送路径,在该第二位置处,引导部件将片材导向第二传送路径;驱动部分,该驱动部分被构造成使得引导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及保持部分,在引导部件由驱动部分驱动以便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该保持部分给驱动部分的驱动提供负载,并将引导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
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的说明,将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片材传送路径的实例,是示出彩色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装置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面转换部件的周边的详细构造的剖视图;
图3是详细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面转换部件的转换构造的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送路径转换单元的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9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硝托胺溶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牡丹玫瑰护肤浴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