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具有力辅助杆的电马达的干式双离合变速器促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9449.4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0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L.陈;J.姚;C.J.李;C.尹;C.考;F.萨米;D.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48/00 | 分类号: | F16D4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有力 辅助 马达 干式双 离合 变速器 促动 系统 | ||
1.一种车辆用变速器,该变速器包括:
壳体;
干式离合器,其由壳体支撑;
离合器活塞,其由壳体支撑,且可沿轴向方向在用于接合干式离合器的接合位置和用于脱开干式离合器的脱开位置之间移动;和
促动系统,其被联接至离合器活塞,且可操作以将离合器活塞从脱开位置移动进入接合位置,该促动系统包括
促动器,其可在促动位置和未促动位置之间移动;
杆,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杆的第一端部附连至促动器,其中杆在杆连接位置处附连至壳体,所述杆连接位置布置在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且其中杆包括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布置在杆连接位置和第一端部之间,用于接合离合器活塞;
其中促动器从未促动位置进入促动位置的移动将杆绕杆连接位置旋转,以将杆的接触部分偏压抵靠离合器活塞,且将离合器活塞从脱开位置移动进入接合位置;和
弹簧组件,在弹簧连接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至壳体,且在杆的第二端部处可枢转地连接至杆,其中弹簧组件预加载有弹簧力,所述弹簧力被从弹簧连接位置向外远离地引导;
其中所述弹簧组件相对于杆定位为使得,当促动器被布置在未促动位置中时,弹簧力被沿零力矩路径引导,该零力矩路径在弹簧连接位置和杆连接位置之间延伸且与弹簧连接位置和杆连接位置相交,以在杆中产生零力矩;和
其中弹簧组件被相对于杆定位为使得,当促动器被布置在被促动位置中时,弹簧力被沿力矩产生路径引导,该力矩产生路径不和杆连接位置相交,以在杆中产生力矩,以将杆绕杆连接位置旋转且将杆的接触部分偏压抵靠离合器活塞,以将离合器活塞从脱开位置移动进入接合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响应于促动器从未促动位置移动进入促动位置中的杆的旋转将杆的第二端部绕杆连接位置旋转,由此将弹簧组件绕弹簧连接位置旋转,且将弹簧力的方向从零力矩路径变动至力矩产生路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杆施加离合器力至离合器活塞,以将离合器活塞从脱开位置移动进入接合位置,其中离合器力取决于由促动器施加至杆的第一端部的促动器力的大小以及由弹簧组件施加至杆的第二端部的弹簧力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组件,其中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可枢转地附连至壳体的活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线圈弹簧,所述线圈弹簧绕活塞共心地布置且由活塞支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套,所述套可枢转地连接至杆的第二端部且可滑动地联接至所述活塞,其中所述线圈弹簧将所述套从活塞向外抵靠且远离地偏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还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和离合器活塞绕中心轴线共心地布置,其中所述离合器活塞沿该中心轴线可轴向地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杆的接触部分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每一个都在杆连接位置和杆的第一端部之间延伸,且协作以在其间限定开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输入轴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其中所述杆的接触部分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每个在输入轴的相对侧部上都接合离合器活塞。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促动器包括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和滚珠螺旋装置协作以将轴沿轴向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94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