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0171.2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8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升;森秀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H15/00 | 分类号: | D01H1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庞乃媛,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 ||
1.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纺纱装置,给纤维束施加捻来生成细纱;
卷绕部,将上述纺纱装置生成的上述细纱卷绕到卷绕管上而形成卷装;
纱线存积装置,在上述纺纱装置与上述卷绕部之间存积上述细纱;
接头装置,在上述纺纱装置和上述卷绕部之间产生了断纱或者切断了细纱的情况下,将来自上述纺纱装置的上述细纱与来自上述卷绕部的上述细纱连接;
输送装置,在上述纺纱装置和上述卷绕部之间产生了断纱或者切断了细纱的情况下,将来自于上述纺纱装置的上述细纱和来自于上述卷绕部的上述细纱输送到上述接头装置;以及,
可动导纱器,将上述细纱归拢到上述纱线存积装置;
上述卷绕部进行的上述卷装卷绕过程中的纱道即第1纱道为被上述纱线存积装置改变方向的纱道;
在离开第2纱道的位置上配置有上述纱线存积装置,该第2纱道是上述输送装置将来自于上述纺纱装置的上述细纱和来自于上述卷绕部的上述细纱输送到了上述接头装置后、进行上述可动导纱器进行的上述细纱的归拢前的纱道;
在将来自于上述纺纱装置的上述细纱和来自于上述卷绕部的上述细纱输送到了上述接头装置后,上述可动导纱器将位于上述第2纱道的上述细纱归拢到上述纱线存积装置为止;
上述可动导纱器由配置在比上述纱线存积装置靠纱线行走方向上游侧的第1导纱器、和配置在比上述纱线存积装置靠纱线行走方向下游侧的第2导纱器构成;
上述第1导纱器及上述第2导纱器各自的位置,能够切换成上述卷绕部卷绕上述细纱时的位置即通常位置、以及从上述通常位置退避的位置即退避位置;
上述第1导纱器位于上述退避位置时的在纺纱机高度方向上的上述第1导纱器的高度,在上述输送装置捕捉来自上述纺纱装置的上述细纱的高度、与上述接头装置被配置的高度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将上述第1导纱器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通常位置驱动了之后,将上述第2导纱器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通常位置驱动的驱动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纱线存积装置具备:
卷绕上述细纱的纱线存积辊;以及,
通过在与上述细纱接触了的状态下与上述纱线存积辊一体旋转,将上述细纱卷绕到上述纱线存积辊的外周面上的生头部件;
上述可动导纱器在上述第1导纱器从上述退避位置到达了上述通常位置的时刻,将上述细纱归拢到不与上述生头部件接触的位置;
在上述第1导纱器到达上述通常位置、并且上述第2导纱器从上述退避位置到达了上述通常位置的时刻,将上述细纱归拢到与上述生头部件接触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导纱器位于上述退避位置时的在纺纱机高度方向上的上述第1导纱器的高度,在上述输送装置捕捉来自上述纺纱装置的上述细纱的高度、与上述接头装置被配置的高度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导纱器位于上述退避位置时的在纺纱机高度方向上的上述第1导纱器的高度,在上述输送装置捕捉来自上述纺纱装置的上述细纱的高度、与上述接头装置被配置的高度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导纱器从上述退避位置移动到上述通常位置时的该第1导纱器的轨迹、与上述输送装置将来自上述纺纱装置的上述细纱向上述接头装置输送时的该输送装置的轨迹不重合。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导纱器从上述退避位置移动到上述通常位置时的该第1导纱器的轨迹、与上述输送装置将来自上述纺纱装置的上述细纱向上述接头装置输送时的该输送装置的轨迹不重合。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导纱器从上述退避位置移动到上述通常位置时的该第1导纱器的轨迹、与上述输送装置将来自上述纺纱装置的上述细纱向上述接头装置输送时的该输送装置的轨迹不重合。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规定上述第1导纱器的上述通常位置的规定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01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液压撑顶调偏装置
- 下一篇:电动支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