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晒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1516.6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3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仲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仲之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3/10;A23B9/0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晒粮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晒粮机。
背景技术
从古到今,在农村翻晒粮食都是在太阳光照下,需时两三天,搬动粮食四至六次,方能达到晒干扬净,才可进仓入柜安全储粮。每年夏秋粮食收获季节,刚脱粒的湿粮若遇连天阴雨,湿粮就会发烧、长芽或发生霉变腐烂损失。在一些相对条件较好的地方,采用烘干机、烤房、火炕烘干粮食,这样劳动力大、建造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且适于推广应用,运用太阳光热能,即使遭遇连天阴雨,也可解决粮食不发烧、不发芽的晒粮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晒粮机,包括桶状的粮仓,所述粮仓顶部设有仓盖,所述粮仓底部设有出粮口,所述仓盖上设有引气装置,所述粮仓内设有布风装置a和布风装置b,所述引气装置与布风装置a通过湿热气通气管连通,所述粮仓外设有太阳能吸热装置,太阳能吸热装置上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通过导气管与布风装置b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引气装置为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上设有湿热气入口与湿热气出口,所述湿热气入口与湿热气通气管连接,所述湿热气入口与湿热气通气管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圈;
作为优选,所述布风装置a包括内部中空的圆盘a,圆盘a四周均匀设有数根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呈散射状分布,且与圆盘a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道与圆盘a状上均设有进气孔,所述布风装置a底部设有铁筛网;
作为优选,所述布风装置b包括内部中空的圆盘b,圆盘b四周均匀设有数根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呈散射状分布,且与圆盘b内部连通,所述圆盘b上表面设有与出粮口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可关闭通孔的滑片,所述滑片与圆盘b转动连接,所述粮仓上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滑片固定连接,与所述出气管道与圆盘b以及滑片上均设有出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有8根且延伸至粮仓壁的角落处;
作为优选,所述布风装置a为管盘状,所述管盘上设有进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包括光热集中箱,所述光热集中箱,四周均匀设有数根吸热管,所述吸热管呈散射状分布,所述吸热管与光热集中箱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吸热管为8-24根;
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的吸光受热面积与粮仓的底面面积比为1∶1.5;
作为优选,所述湿热气通气管与导气管直径比为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在农村推广应用,经实验干燥率效果好,干净卫生,即使在阴雨天也可进行干燥,不仅延长稻米保鲜时间,还增加稻米饭食味鲜香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太阳能吸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布风装置a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布风装置b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粮仓;2.引气装置;3.太阳能吸热装置;4.布风装置a;5.湿热气通气管;6.导气管;7.光热集中箱;8.吸热管;9.圆盘a;10.进气管道;11.铁筛网;12布风装置b;13.开关;14.圆盘b;15.出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晒粮机,所述粮仓1顶部设有仓盖,所述粮仓底部设有出粮口,所述仓盖上设有引气装置2,所述粮仓1内设有布风装置a4和布风装置b12,所述引气装置2与布风装置a4通过湿热气通气管5连通,所述粮仓1外设有太阳能吸热装置3,太阳能吸热装置3上连接有导气管6,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3通过导气管6与布风装置b12连通。
本发明将刚脱粒的湿粮食散装入粮仓1内,通过引气装置2不断的将太阳能吸热装置3加热后的空气抽入粮仓1内,再经过布风装置b12分布开来,使加热后的有序均匀穿透粮粒之间的缝隙,湿粮水分不断由引气装置2吸出仓外,达到晒干粮食的目的,所述布风装置a4底部设有铁筛网11,所述铁筛网11为12目,铁筛网11避免米粒吸入引风装置2,且具有压紧粮食的作用。本发明粮仓1是架空设计的,离地约有80公分,可通过支架安装,仓盖能整体取下,方便大量进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仲之,未经李仲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1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