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码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3181.1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俊;张雅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跃俊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马秦锁 |
地址: | 046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码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码锁。
背景技术
密码锁是锁的一种,开启时用的是一系列的数字或符号,而密码锁的密码通常都只是排列而非真正的组合。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密码锁品种多样,包括机械锁、电子锁、U型锁、指纹锁、视网膜锁等。其中电子锁上一般设有一个数字键盘,开启时按序键入一个数字系列,这种锁是使用电子控制,常用于办公室内,优点是只要告诉员工密码便可,无须复制钥匙,但是如果有人把密码告诉外人,但是这种电子密码锁便形同虚设,密码需要经常更换才可以。现有的机械密码锁,有的只使用一个转盘,把锁内的数个碟片或凸轮转动,亦有些密码锁是转动一组数个刻有数字的拨轮圈,直接带动锁内部的机械,这种锁普遍存在锁具结构复杂,安全性差的缺点。而指纹锁和视网膜密码锁,由于造价成本高,价格昂贵,所以市场推广规模小。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密码锁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安全性能高的密码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密码锁存在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安全性能低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密码锁。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密码锁,包括锁体、门框锁、钥匙;
所述锁体包括固定在第一定位顶杆前端的主锁舌和固定在第二定位顶杆前端的副锁舌,第一、二定位顶杆之间通过铰接片联动连接,两个定位顶杆分别穿过第一、二定位滑槽,前端固定有前定位板,末端固定有后定位板,其上分别套设回位弹簧,其中所述的第二定位滑槽上安装有主锁和副锁;所述的主锁固定在第二定位滑槽上,为预留有多个孔的固定块,每个孔内安装有顶杆和顶杆母体,所述顶杆母体上安装有定位钢珠;所述的副锁为预留有与主锁相同数量的孔的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二定位滑槽内,每个孔内安装有顶端设有弹簧的顶头,锁紧状态时,顶头与顶杆母体的顶端相接触;
所述门框锁为其上开设有两个开口的钢板,两个开口的大小能使主锁舌和副锁舌通过,其中与副锁舌大小相当的开口一侧的钢板条可向外侧上方旋转,在钢板条竖直位置的左下方的钢板上设有卡槽;
所述的钥匙上设有与主锁顶杆数量一致的钥匙顶杆,钥匙顶杆插入与主锁对应的孔内,钥匙顶杆压紧顶杆,长度正好使得顶杆母体的顶端达到主锁与副锁的切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锁上开设有两组孔径不一的孔,每组分别包括四个孔。
使用时,锁体安装在门上,第一、二定位顶杆之间通过铰接片连接,进行联动,当主锁舌伸出时,副锁舌收回,反之当副锁舌伸出时,主锁舌收回;门框锁安装在与主、副锁舌对应位置的门框上,与副锁舌对应的门框锁的一侧的钢条可以向外侧上方旋转,在门框锁的下部设有卡槽,使得钢条只可以向外侧旋转,不能向内侧旋转;当主锁舌弹出,副锁舌收回时,锁体处于锁住状态,当用钥匙开锁时,钥匙顶杆插入与主锁上相应的孔内,与安装在孔内的顶杆接触后,使得顶杆母体向孔内滑动,顶杆母体压紧顶头使得弹簧压缩,此时定位钢珠控制顶杆母体,停止滑动,此时副锁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副锁舌在套设在第二定位顶杆上的弹簧的作用下,向外弹出,主锁舌在联动作用下收回,锁体处于开锁状态;与副锁舌对应的门框锁的开口的一侧的钢条可以向外侧上方旋转,副锁舌的倾斜一侧的引导斜面设置在可转动钢条一侧,拉开门时,副锁舌的倾斜面带动钢条向外侧上方旋转,当锁舌离开门时,钢条落下,由于下部卡槽的作用,钢条处于竖直位置,不会向内侧转动;当选择门把手时,副锁舌收回,主锁舌在联动作用下伸出,门处于锁紧状态。
本发明通过主锁舌和副锁舌联动来实现开关锁,当与钥匙相作用的副锁舌弹出时,门处于开锁状态,当主锁舌弹出时,门处于锁紧状态,钥匙的长度与主锁内的顶杆长度相配合,当主锁的所有孔内的顶杆与钥匙顶杆相接触,同时压紧时,副锁滑块滑动,副锁舌弹出,进行开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造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门框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密码锁,包括锁体、门框锁、钥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跃俊,未经张跃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3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