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数控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63508.5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6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萍;何吉林;李云川;唐文忠;许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14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数控 应力 腐蚀 试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力腐蚀试验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功能数控应力腐蚀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应力腐蚀是设备承载的金属构件在特定的介质环境中一种自发的延迟破坏的现象,是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力腐蚀研究是设备防腐与安全可靠性研究的重要领域。应力腐蚀试验室研究腐蚀过程和机理的一种重要基础设备。现有技术中,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大多采用在拉力机上加一个腐蚀槽作为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每次只能做一件试样,试验周期长,温度不能控制,腐蚀、干燥的循环周期不能控制,导致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实验环境可控可调,操作便捷,环保节约,试验周期短的多功能数控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数控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包括温控仪表、触摸屏、电源指示、蜂鸣器、急停按钮、仪器车体,该仪器车体上方设有控制面板箱体,控制面板箱体内设有温控仪表和设有触摸屏,控制面板箱体上设有电源指示、蜂鸣器和急停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车体内上部设有工作槽,工作槽的正下方设有存贮槽,存贮槽一侧设有配电箱;工作槽与存贮槽之间设有溢流管道,溢流管道与存贮槽连接处旁边设有温控仪和液位仪;存贮槽上部连接有排液管道,排液管道上安装有排液电磁阀;存贮槽下部一侧连接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与搅拌电机相连接;抽液管道一端与工作槽下方连接、另一端与抽液电机连接、其上安装有抽液电磁阀。
上述多功能数控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其中:所述仪器车体内上部设有换气风扇。
上述多功能数控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其中:所述工作槽内上部设有晾干风扇。
上述多功能数控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其中:所述存贮槽外壁上设有加热元件。
上述多功能数控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其中:所述配电箱内设有空开。
上述多功能数控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其中:所述仪器车体下部设有脚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该工作槽的设计,可以使每次多件试件同时进行试验,还满足高强度7075铝合金紧固件对应力腐蚀破坏特性试验的要求。同时,温控仪机器温控系统可以使试验温度可控可调,满足各种试验环境。总之,本使用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 可同时满足GB、GJB、HB以及AMS等标准对应力腐蚀试验的的技术要求。
2. 广泛用于多种金属材料及金属产品在腐蚀性(酸溶液、碱溶液、盐溶液)介质环境、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不同受力状态等情况下的腐蚀破坏特性试验。
3. 本试验设备多周期循环、工作稳定,按标准要求的参数设定后,时间、温度、腐蚀、干燥、循环周期等都可自动控制,自动报警。
4. 腐蚀液可循环使用,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5. 本试验装置数字显示,自动控制,不需人员值守,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6. 管路、工作槽、储存槽采用耐酸、碱、盐塑料制造,采用防腐蚀阀门和工防腐蚀作泵,设备整体采用不锈钢制造,外表采用不锈钢拉丝面板,美观大方。
7.设备带有可锁定的万向转动轮,搬移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温控仪表;2、触摸屏 ;3、电源指示;4、蜂鸣器;5、急停按钮;6、仪器车体;7、晾干风扇;8、工作槽;9、换气风扇;10、溢流管道;11、排液电磁阀;12、温控仪;13、液位仪;14、排液管道;15、存贮槽;16、脚轮;17、加热元件;18、循环管道;19、搅拌电机;20、抽液电机;21、抽液电磁阀;22、配电箱;23、抽液管道;24、空开;25、控制面板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多功能数控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3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