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滴灌带抗太阳灼伤涂层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3839.9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6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殷益明;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00;C08G18/73;C08G18/65;C08G18/62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灌 太阳 灼伤 涂层 材料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滴灌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滴灌带抗太阳灼伤涂层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试点示范,90年代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普及,尤其是在水资源短缺、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等地区,都已积极推广喷灌、微灌、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集覆膜技术与滴灌技术两者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灌溉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技术的延伸和深化。膜下滴灌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已接近10年,应用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使用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该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但近几年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太阳光照射下,膜上膜下凝结水珠对滴灌带烧伤,此现象表现为滴灌带表面出现烧焦熔洞,导致泚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滴灌带抗太阳灼伤涂层材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该涂层材料的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滴灌带抗太阳灼伤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二苯甲酮按1:0.02~0.04的当量比混合制成;其中
所述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是指首先将1当量的丙烯酸十八脂与3.5~4.5当量的丙烯酸-2-羟乙酯混合,并加入0.02~0.05当量的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在温度为60~65℃的条件下聚合反应,即得侧链上带有大量羟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中间体A;然后,所述中间体A缓慢滴加至3.5~4.5当量的1,6-己二异氰酸酯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反应后,即得侧链上带有大量异氰酸酯基团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中间体B;其次,所述中间体B中加入3.2~3.9当量的氟醇,反应后即得侧链上带有大量碳氟链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中间体C;最后,所述中间体C中加入0.32~0.45当量的乙醇进行封端反应,即得。
所述氟醇为碳原子数小于等于6的短碳氟链氟醇。
如上所述的一种滴灌带抗太阳灼伤涂层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涂层材料涂覆于聚乙烯材料生产的滴灌带表面,使其厚度为0.02~0.04mm,并在紫外光下辐照1.5~2s形成涂层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合成一种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在此溶液中加入紫外光引发剂二苯甲酮(BP)所配制的乳液涂覆与滴灌带表面,在一定的紫外光条件辐照下可以形成与聚乙烯材料生产的滴灌带表面以化合键形式连接的涂层材料,该涂层材料使滴灌带表面涂层的附着牢度大大提高,可有效地防止滴灌带在膜下滴灌中被太阳灼伤。
2、本发明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采用了碳原子数小于等于6的短碳氟链氟醇,有效地防止了含长全氟链(碳原子数大于等于8)聚合物几乎不能被自然降解而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出现。
3、本发明涂层材料的固化采用了紫外光辐照交联机理,大大提高了固化交联反应速率,可以在滴灌带的高速生产过程中及时涂覆并固化交联。
4、本发明成本低廉、易于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滴灌带抗太阳灼伤涂层材料,该材料由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二苯甲酮按1:0.02的当量比混合制成;其中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是指首先将1当量的丙烯酸十八脂与3.5当量的丙烯酸-2-羟乙酯混合,并加入0.02当量的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聚合反应,即得侧链上带有大量羟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中间体A;然后,中间体A缓慢滴加至3.5当量的1,6-己二异氰酸酯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反应后,即得侧链上带有大量异氰酸酯基团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中间体B;其次,中间体B中加入3.2当量的氟醇,反应后即得侧链上带有大量碳氟链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中间体C;最后,中间体C中加入0.32当量的乙醇进行封端反应,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滴灌带抗太阳灼伤涂层材料,该材料由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二苯甲酮按1:0.04的当量比混合制成;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3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氧改性醇酸树脂铜用涂料